作者 | 冯天哲/国别:中国大陆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0-04-01 |
特色:
1年发生l一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梢上的护囊内越冬。江苏一带,翌年4—5月化蛹,5月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幼虫孵出后,先吐丝营囊,而后取食,虫体藏于护囊中,多于清晨、傍晚和阴天,将头、胸伸出囊外取食。幼龄幼虫仅食去下表皮和叶肉,留上表皮呈透明黄褐色斑块状,3龄后将叶片咬食成孔洞,一般4龄后能食去全部叶片、嫩梢、枝皮及果实。防治方法:及时摘除护囊并销毁;喷洒90敌百虫1000倍液。由于蓑蛾有护囊保护,药剂难以渗透,所以用药量要比其他害虫增加1倍左右。喷药时务使叶背和虫囊充分湿润。喷药时间上午9时前或傍晚蓑蛾取食时进行,效果较好。5.介壳虫为害海桐的介壳虫l丰要有日本龟蜡蚧、吹绵蚧、网纹绵蚧等。日本龟蜡蚧雌成虫蜡壳长约4毫米,椭圆形,白至灰白色,表面有成龟甲状凹线,中央隆起,周围有8个粗糙突起。雌成虫体长2.5--3.5毫米,扁圆形,背部隆起·并覆盖一层蜡质介壳。紫红色。若虫椭圆形-较扁平,橙黄或淡橙色(图21)。1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一般于翌年5月间产卵于雌虫腹下,6月上、中旬孵化为若虫,若虫多寄生在新梢上,少数在叶上。雄虫丰要在叶片卜吸食汁液,雌成虫多在枝干上为害。雄虫于9月化蛹,9一10月羽化为成虫,与雌虫交配后死亡。应注意在若虫刚孵出时喷乐果等农药防治。喷药要求均匀周到。如果蜡壳已形成,喷药也难以见效。(十二)米兰米兰叶色碧绿光亮,金花杂于其间花虽小,却具浓郁的芳香,花朵可熏制花茶或提取芳香油。1.炭疽病此病发生在叶片、叶柄、嫩枝及茎七。但以叶片上居多。发病初期,叶尖变褐,并向叶片内扩展,可达叶面l/3~l/2。病斑边缘明显。叶柄发病时,病部变褐,向叶片扩展蔓延,主脉,支脉,乃至整叶依次变褐。植株发病过程中,叶片和小叶柄等不断脱落,*后全株叶片落光,枝条干枯而死。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落叶和死亡植株.发现病叶、病叶柄等,立即摘除并销毁:发病后喷洒70托布津800——200倍液;运输时选用通气良好的保湿材料包装。2.煤浯病此病常在湿度大、通风不良情况下伴随介壳虫而发生受害叶片、嫩梢上出现不规则黑褐色煤状斑点·发病后期被害部位覆盖一层煤状物,需注意防治。3.茎腐病此病为害米兰茎部。初期病斑为黑色小点·后扩大成条状斑,褐色。常几个病斑连成一片.绕茎一周后·造成整株枯死。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株并销毁:发病初期喷洒70托布津800倍液。4.介壳虫为害米兰的介壳虫主要有吹绵蚧、褐软蚧等。雌成虫、若虫群集于叶背和枝梢上,刺吸营养.致使枝、叶枯黄·可用人工刷除或喷药防除。(十三)茉莉茉莉叶色翠绿.终年不凋.夏秋季节·开花不绝·其色如玉,其香浓郁。1.白绢病患病后近地面茎基部出现一层白色菌丝,引起韧皮部腐烂.病株随之萎蔫死亡。后期患部菌丝集结形成菌核,初为白色球形,质软,后逐渐转变为黄褐色,很象油菜籽。受害植株生长停滞。枝叶凋萎,花蕾发育不良,僵缩变红,甚至伞株死亡。防治方法:参考牡丹白绢病。Z褐斑病此病主要发生在幼嫩枝叶上,高温多湿季节发病较重。发病后出现黑褐色病斑,叶片逐渐变黑枯死,乃至整枝死亡。可参考前述褐斑病进行防治。3茎腐病此病为害茉莉茎基部。发病初期,患部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点,以后病斑向纵向扩展呈条斑,周围暗褐色,中心灰褐色。后期受害处腐烂纵裂,并生有黑色小点。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0托布津800倍液涂病斑;发病严重时,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4柳天蛾又名蓝目天蛾。成虫体长26—27毫米。体暗灰色,稍带绿色及褐色。后翅有一个周围紫黑色和中央蓝黑色的大型眼状斑。幼虫体长72~85毫米,绿色至蓝绿色,体上布满黄白色小颗粒,腹部第1--8节,每节两侧各有l条黄白色斜纹。幼虫为害叶片,盛发期可吃光茉莉新梢及叶片。一年发生2—3代'以蛹越冬,成虫5月羽化,趋光性强,多产卵于叶背。幼虫孵化后分散为害,为害期6--8月,严重影响观赏和鲜花的质量。防治方法:结合日常管理,人工捕捉幼虫;初龄幼虫期,喷洒90敌百虫1000倍液。5.茉莉叶螟又名卷叶蛾。幼虫吐丝缀枝叶并匿藏其中,蛀食叶片、花蕾、小枝及新梢。叶片被害后卷曲、残缺。并留下表皮薄膜及小孔洞。受害严重时整丛叶片枯黄脱落。防治方法:结合疏叶摘除虫蛹、虫叶;早春彻底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幼虫发生初期,喷洒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6.茉莉蕾螟俗称花心虫。幼虫孵出后蛀入花营,一个幼虫能转移为害若干个花营。该虫也能为害枝梢,枝梢被幼虫钻蛀后即枯死。防治方法:早春剪除枯枝.集中销毁。消灭越冬幼虫:及时摘除被害花营并毁掉;喷洒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