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胜13韬:百战人生的另类攻略

作者何开四/国别:中国大陆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9-01

特色:
立志成功者必读,精讲学习方法,破译高考试题,推出致用宝典,笑谈趣味人生。  这是一部奇书,书中所讲道理你闻所未闻,不管你信不信,都是一次智慧的洗礼。这是一本致用宝典,招招见血封喉。这是一本大雅大俗之书,从学子到学者到社会各界,均可从中获益多多。成书前,作者以《制胜十三韬》为题,多次在高校演讲,均收到轰动性效果。

二兴趣和责任兴趣和责任并不构成矛盾。一事之兴,有兴趣有责任,其成功的概率会更大。只是我们的习惯和价值取向,从来是把责任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个人的兴趣、欲望、志愿,则多被忽略。在我读书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口号是“党叫干啥就干啥”、“服从组织分配”、“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这些在当时已经成为公理,是不容置疑的。如果说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还能从皮袍里榨出“我”的“小”来,对于我们而言,则“我”的“大”“小”全无,“自我”已不知为何物了。难怪有的“愤青”发牢骚说:“我是一块砖,任凭谁来搬。”今天的情况自非昔比,但多年的积习已经化为集体无意识,依然潜在地影响着我们。我之所以把兴趣置于责任之上,是因为前者较之后者在我们的思维和实践中具有更高的功效,也即是说,兴趣效率大于责任效率。其理由如下:首先,把兴趣作为我们成功的一个出发点,有深刻的人性内容,它天然同我们的生存发展契合,也符合创造的规律。没有一个人不追求幸福,没有一个人没有自己的兴趣。如果进一步探寻,你还会发现,有兴趣的事总和自己的特长相关,有兴趣的事,往往也就是自己适合做的事;自己适合做的事,成功的几率自然也就大。用不着多少统计数字,事实显而易见。学音乐的人,听力会好,对节奏和旋律敏感;学绘画的人,有较高的光色辨别能力和空间感:搞文学的人,会长于形象思维,有高于常人的对形象感受和捕捉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世界;从事数学研究的人,其抽象思维的能力肯定是其强项;经商者对财富增殖的敏感及对事物的算计会有高于常人之处。就是要混迹官场,如果你没有领导潜力,没有组织能力和行政能力,没有统治欲和控制欲,不善于纵横捭阖,那你还是趁早回家卖红薯。也许有人会驳难说,贝多芬写《第九交响曲》的时候耳朵就是聋的,听力好在哪里?贝多芬写《第九交响曲》时,确实失聪,但这是他的晚年。贝多芬年轻时候,听力之好,恐非你我所能企及万一。任何一个希望成功者都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在自己的兴趣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P12-13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