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派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散文流派,它生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以提倡和写作幽默、性灵小品文为主要特征。作为自由主义文学在三十年代的发展,论语派以文学自主和思想自由为诉求,这种自我定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主流文学之间有着极大的不相容性,论语派也因此受到来自各方的种种限制。本书借鉴了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以“文学场”来指称三十年代的文学形态,以“权力场”来指称三十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处于更高社会层级的形态,将论语派的生成过程和文学活动置于由权力场和文学场所组成的网状结构中,分析其所遭遇的困境和突破困境的方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所表现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