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隐性课程与学生工作方法论

大学隐性课程与学生工作方法论

作者:余孟辉著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CIP号:2016214350

书号:978-7-5487-2475-9

出版地:长沙

出版时间:2016.8

定价:¥30


简介

大学课程是学生在学校里可以习得的各种文化的总和。这是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课程。显然,文化的内涵广于知识,这种文化是学校里的,是学生可以习得的。这样,学校里的校风、学风也是文化,学校的信仰乃至校园环境也在文化之列,从而也就在课程之列了。这一类文化常常是看不着摸不到的,是隐性的,因此,这种文化也被称为隐性文化,相应的也被称为隐性课程。开设大体上差不多的显性课程的两所大学,能真正体现他们差异的可能就是隐性课程的浅薄还是厚重,一般还是独特。大学学生工作的内容大都属于隐性课程,由此可以看出,大学学生工作水平的高低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会有重要影响。以隐性课程的视角来讨论学生工作的方法,有如下重要意义:第1, 学生工作是大学培养人才的重要一环,它不再是附属于专业素质培养的边角余料,而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第2, 把学生工作视为学校的隐性课程,学生工作本身需要变革。它需要重构课程模块,提高文化和学术含量,学生管理将不得不向文化管理转变,这对学生成长将产生积极影响。第3, 作为隐性课程的开发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工作队伍的素质必须有更高要求,他们在大学的地位也将得到提高。从事学生工作的人不再是配角。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