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多核技术的产生、网络宽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Web2.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经过精心挑选,从信息、网络服务、社区交友、网上交易、无线互联网5个方面,选取了近年来涌现出的50家新兴网络公司,通过《互联网周刊》近30名记者的深入采访,集中描述和分析了这些优秀公司的企业故事、商业模式以及创业经验。相信本书对那些正在创业或准备创业,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方式与经验的互联网创业人士一定能有所帮助、有所指导。...
资本追捧 2006年4月1日,30岁的姚劲波和他不到1岁的58同城搬到了位于北京CBD商务圈的富力双子座。本来那里的办公室有60个办公桌位,姚劲波让人减掉了2个,凑了一个58。 从成立之初的3个人到现在的20多个人,58同城的发展速度似乎超过了姚劲波先前的想像,但一直又都处在姚劲波的掌控之中。 这一切得益于姚劲波多年来闯荡互联网界所积累的经验。 1999年,姚劲波从青岛海洋大学毕业后到了中国银行山东分行做技术。但姚劲波觉得单纯做技术和他的志向不符,因此很陕就放弃了银行的工作,到广州和朋友做起了网上商城。虽然这类网站现在看起来跟淘宝一样,但是由于做的可能有点早,资金又不是很充裕,于是姚劲波很快又跳出来做起了易域网。 “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开始进入泡沫期,但域名、虚拟主机这样的企业服务市场一直在稳定增长。”创办5个月后,易域网就已经做到了行业领先位置。易域网被万网收购后,姚劲波在万网工作了5年。离开万网时,姚劲波的职位是营销副总裁。 姚劲波对自己在万网期间所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心存感激。“在一个大公司工作过以后,再来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不过也许是受职位所限,至少有一样是姚劲波在创办58同城之前所没有学到的,那就是和资本打交道。 虽然一开始和资本的接触看上去有些惊险,但是过程却非常顺利。赛富(saifPartners)*初是在清科的一本内部刊物上注意到了刚刚成立2个月的58同城,当时赛富合伙人羊东很陕就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项目。 当羊东通过58同城的客服部门跟姚劲波接洽之后,赛富和58同城很快就进入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只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双方“就在春节前的*后一个工作日签署了协议”。此前,赛富投资的典型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处在成长阶段的企业,“这个阶段的企业大都已经有了相当的收入甚至不错的利润”。 “我们对于处在早期阶段的企业筛选标准是很严格的。”羊东给出了赛富为什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相中了成立不到半年的58同城的两个主要原因:**,分类信息市场在国内外都已经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证实;第二,以姚劲波为首的创业团队在此之前就已经有过创业以及管理方面的经验,“因此很有可能把这件事情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