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观道——中国油画院课题组画家作品集·赵宪辛不忽视物体表面现象,不放弃任何细节,描绘手法近于雕琢,制作程序从局部开始,这些,与过去的“学院派”不大一样。所以,他一方面中规中矩,形体、空间、明暗、质感都刻画到位,处处不离规范;另一方面,在模特儿动态、取景角度和场景设置上能别出心裁,有意制造突兀离奇的陌生化和奇异化效果。我看,从本质上说,此种画风可代表新一代身居学院的艺术家为突破原学院派的局限,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审美需求所做的可贵努力。当然,在这些作品中,也表现出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冷漠情绪、对人性的悲观看法、商业化的审慎眼光和装饰性的审美价值取向。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点似可取得共识,那就是,年轻一代画家求新求变的英气逼人;昔日建立在西欧古典主义和苏联现实主义基础上的中国“学院派”美术的改观,已势在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