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是金融要素的核心变量,利率市场化是发挥金融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前提。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它反映供求关系,为资源流动提供信号,最终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中,资金是投资、生产、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使用的生产要素。作为资金的价格信号和重要的经济杠杆,利率在总量上影响着一国的储蓄、投资、货币供求和国际收支,在结构上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金融机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运行至关重要。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就是政府放松存贷款利率管制、建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商业性金融产品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20世纪上半叶,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利率管制。在20世纪70~80年代,一方面,利率管制带来的弊端日益暴露,另一方面经济停滞、通货膨胀、金融创新、金融开放和金融自由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全球掀起了利率市场化的浪潮,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先后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要素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旨是改革利率(资金价格)的形成机制,使之成为反映资金市场运行状况的准确价格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