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德)玻恩,(美)沃耳夫 著,杨葭荪 等译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5-08-08 |
特色:
新版《光学原理》为有志于攀登光学高峰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架云梯,如果不是圣经的话;新版《光学原理》昭示人们,掌握基础理论才是发展和创新的根本,根深叶茂,本固枝荣。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 母同光 本书首次出版于1959年,其前身是诺贝奖得主马科斯·玻恩的OPtik一书,目前*新版本是1999年第七版。《光学原理》一书在国外被广泛称为“Born&Wolf”,已经销售超过30万册。事实上,每一个科班出身学习光学的人都研读过这本书并深受其影响。近半个世纪以来,“Born&Wolf”,一直是物理书架上必不可少的作品,并成为光学领域的奠基性教科书。 20世纪经典光学著作之一的*新版,修订及扩充规范之大的前所未有。 新增题材包括列入CAT扫描。 衍射一章新增一节,将瑞利-索末菲理论包含进来。 通过宽带光杨氏进一步实验,剖析光的空间相干性对其频谱的影响。 新增标量散射和电磁散射一章,内容包括: 推导并讨论光学截面定理; 推演玻恩级数和Rytov级数; 衍射层析术概要介绍。 新增附录包括:推导标量波场中的能量守恒;关于某些积分渐近行为的琼斯引理。
本书是一部经典光学世界名著。全书以麦克斯韦宏观电磁理论为基础,系统阐述光在各种媒质中的传播规律,包括反射、折射、偏振、色散、干涉、衍射、散射以及金属光学(吸收媒质)和晶体光学(各向异性媒质)等。几何光学也作为极限情况(波长l→0)而纳入麦克斯韦方程系统,并从衍射观点讨论了光学成像的像差问题。新版增加了计算机层析术、宽带光干涉、非均匀媒质光散射等内容。本书引文丰富且所涉广泛,上溯历史,下至近代,旁及有关学科和应用,故能于一专著中给读者以宽阔视野与充分求索之空间。全书共十五章,中译本分上下册出版。上册包括“历史引言”和前八章,内容多属基础;下册包括后七章和附录,层次较深。本书基础性、系统性和学术性兼备,可供光学教学与研究人员包括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等阅读和参考。[前言] 自从M·玻恩、E·沃耳夫著《光学原理》于1959年问世以来,在这近半个世纪里,光学领域发生了无以比喻、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激光和光纤通信的诞生和它的相关技术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光学推动了现代经济社会的进步,它已然成为新世纪的重要技术支撑。学光学的人多了,研究光的人多了,基于光科学和技术的产业多了;人们想深入认识光的意识浓厚了,不再满足于那些只限于描述现象和叙述技术的一般专业读物;人们要求在基础层面上从本质上掌握光的规律和驾驭光。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以光的电磁波理论麦克斯韦方程为基础的,对光的传播、干涉、衍射以及光学系统进行系统而深入讨论的《光学原理》一书,在国际上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历经近五十年而长盛不衰,甚至有人称《光学原理》是学光学的“圣经”,却不因为它没有涉及激光等现代微观和量子光学而逊色。现在,曾经翻译过第五版(1975年)《光学原理》的北京大学著名光学家杨葭荪教授不顾近八十高龄而毅然亲自对第七版(1999年)的《光学原理》精雕细琢,译成中文再奉献给读者,我对杨教授的重视基础的远见卓识和耕耘在前的为人师表的精神深为钦佩。新版《光学原理》为有志于攀登光学高峰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架云梯,如果不是圣经的话;新版《光学原理》昭示人们,掌握基础理论才是发展和创新的根本,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毕竟《光学原理》一书未涉及时代前沿的如激光和光纤通信中的基础理论等内容,而这种不足,读者自会另寻佳著来弥补。而无论如何,作为基础性著作的《光学原理》,在经典科学中的地位却不随时光而褪色。在珍惜它、爱护它和吸取它的同时,借此机会愿意向原著者M·玻恩、E·沃耳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中译本的译者杨葭荪教授和出版社的编辑们致以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