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摘(总第七辑)

作者孙国栋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1-01

特色:

上半年的一天,就在“非典”在北京爆发之后不久,我忽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的故事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他与人发生经济纠纷,对方不请律师,不诉诸法律,却找了一批社会人士上门讨债。这些人胆大妄为,不仅强行扣押了他的身份文件和个人财产,而且把他软禁在家中达十天之久,逼他偿还一笔有争议的债务。在此期间,他和对方谈判,并且不止一次报警,但都无济于事。后来他找机会溜出来见了一位律师。律师说可以把这件事“摆平”,开价人民币10万元,必须先付钱。这件事没有成,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他信不过那个律师。 找到我之前,他已经四处求告,但是处处碰壁。*后他很真诚地问我:在中国有没有一种公民在遭受不法侵害时可以求诸的公开、合法和有效的制度?这个问题让我感到有点尴尬。我可以告诉他的那些“公开、合法”的办法他全都试过,但这些办法在现实世界里无一是“有效”的。尽管如此,我还是建议他通过法律解决问题,我甚至试着通过熟人帮助他另找律师。这一次几乎谈成。失败的原因仍然不是钱(碰巧的是又开价10万元,但不要求事先一次付清),而是律师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让人感到,这些律师感兴趣的首先是钱,而不是如何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多年前写过两篇讨论讼师的文字,认为古人对讼师多负面评价,不尽是文人的偏见,而与讼师这一特定社会群体的性质有关,与讼师生长和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