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帕:您是一个无神论者,为什么您有兴趣研读《圣经》呢? 赵:我到国外,所住的每一个饭店都有《圣经》,我就翻阅了。《圣经》是全世界印刷*多的书,这样大的印刷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明它是重要的。在中国,中文版《圣经》的总印刷量已达到4000万册,尽管中国人口众多,这也是个很惊人的数字。事实上,中国翻译出版的有关宗教的作品非常多,有成百上千种,您去中国任何一个大一点儿的书店都可以看到。在南京,还有一个专门印刷《圣经》的工厂。 帕:的确,我在书店里看到许多宗教书籍,克劳奇的著作也在其中,我在中关村书店就看到了。我也曾经去拜访过南京那个印刷《圣经》的公司。他们的印刷数量和质量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您读过《圣经》,我想请问您对《圣经》中什么印象*深刻呢? 赵:我是从事核物理研究出身的。物理学中牛顿定律很简明,只有三条。《圣经》太繁杂了,《圣经》也应该像牛顿定律那样,可以归纳出几条基本的东西。但《圣经》归纳出三条不够,我看有四条。一是上帝无时不在,无所不在,是全知的,是全善的,是全能的;二是人是有原罪的,所以不能和上帝沟通;三是上帝派耶稣来和人沟通;四是人不要企图主导自己,要靠耶稣和《圣经》来主导自己。 帕:您对《圣经》要点的概括实在是太完美了,我这个布道者也无法表达得这么完美、这么准确。您说的比我布道时说的还好,我说不了这么简练。当然,基督教信仰还有许多其他内容,但您提及了更为重要的观点。我看您都可以布道了,所以我不能对您布道。(众笑) 赵:简明是一种美!牛顿定律就是一种简明的美。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的公式是简单的,但推论却是丰富多彩的。 即便是从非神学的意义上来看待它,《圣经》也的确是一本重要的书,我觉得是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它的。 帕:我希望从您对《圣经》非神学角度的分析,学习到这方面的知识。 赵:我想,《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教义的依据。《圣经》还是一部历史书,它记录了当时中东地区很多民族的生活、思想和期望。它不仅包括了希伯来人,也包括了该地区的埃及人、迦南人和巴比伦人的历史。《圣经》不是一个人的创作,早在《圣经》成文之前就有1300多年代代相传的历史了,可以说它也是很多人智慧的结晶。书中提到的都是当时的生活方式。比如说,它没有提到茶叶,因为当时茶叶还没有传到那里;它没有提到吸烟,因为当时还没有吸烟这样的坏习惯。 帕:虽然《圣经》没有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