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梁思礼院士自述

作者梁思礼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9-01

特色:
《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只是梁思礼院士一生平凡的讲述,但从平凡中展现了“两弹一星”精神与“载人航天精神”的光辉。叙述了他作为中国**代航天人五十多年来的奋斗历程。本书内容真实、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兼具,语言朴素,图文并茂。  本书是梁思礼院士的口述传记,重点叙述了他作为中国**代航天人五十多年来的奋斗历程。作为梁启超先生*疼爱的小儿子,他并没有享受到多少家族的荣光,从五岁丧父起,他就全守靠自己的努力去学习和生活,*终成为知名火箭专家,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一生的经历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对帮助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了解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情感历程以及苦难而又始终如一的祖国之恋,不无启发和教育意义。本书内容真实、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兼具,语言朴素,图文并茂。是中国版的《别闹了,费曼先生》。

我成了“老虎”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号召知识分子,特别是从国外回来的知识分子到基层、到农村、到工农兵当中接受思想改造。1952年,建设电台的任务完成以后,邮电部让我参加土改运动。当时,一大批解放前毕业的,和我情况相仿的知识分子被派到农村参加土改。我抱着满腔热情,积极参加了湖南耒阳的土改运动,深入到贫下中农当中,住到一户贫农家中,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访贫问苦,发动群众,宣传党的土改政策,组织农民起来和地主作斗争。正当我们日夜忙碌,准备组织大会向当地的地主作斗争的时候,我突然接到邮电部的电报,通知我马上回京。我很纳闷,土改运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为什么现在要我回去?真想不通。下乡以来,和村里农民群众同劳动、同斗争,也建立了感情,他们也不希望我离开。离村的那天,我的房东——一个老贫农一送再送,久久不肯停步,真有点像“十送红军”那个场面。我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湖南农村。回到北京,我急忙赶到邮电部。谁知王诤副部长找我谈话,要我交待工作中和经济上的问题。我一时摸不着头脑,不知怎么回事。不明白为什么忽然间认为我有经济问题。前一段时间在农村参加土改,对北京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不了解,现在突然被审查,把我拘留在一间办公室内睡地铺,不准回家。房间里还有两三个人,也是审查对象。我根本没有什么问题可交待的,就写自传,写个人情况,反复写了很多材料,总是不合要求,通不过。审查的人就来审问,分几班轮流24小时不停审问,不准我睡觉,搞“车轮战”,白天黑夜要我交待问题。我确实无从交待,就批我态度不好,仍然不准睡觉。这几年我在负责工程的过程中,除了应负的技术职责之外,那些购买器材、加工订货等事,也都不计繁杂,积极去办,但手续清楚,并无任何问题。但是“打虎队”认定我受贿,认为不然我的母亲手中不会有那么多钱。事实上我每月工资和从国外带回来剩余的少量美金是交给母亲保管的。但因为母亲刚刚卖了在天津的房屋,在银行存有一大笔钱。而我和母亲的钱放在一起就难以分清。所以我也说不清楚了。逼得没办法,为了应付过去,争取能睡上一觉,就只好承认,“打虎队”说我收了商人的钱,我就招供,睡一觉醒来,我又推翻违心的假口供。逼供信的结果使问题更难解决。当时,我感到灰心绝望,觉得无法说清楚了。那年的“五一”节快到了,全国上下都在兴高采烈欢庆五一劳动节。当时周围群众正在练唱新流行的优 ……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