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李宗仁

作者李秀文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特色:

桂林的家 那几年我一直住在义学巷。 我的这座五进三开间的房子是够宽大的,*前面临街一进租给人家做布店,中间三进租给人家做寓所,后面一进我自己住。 我不论到哪一处地方,总不会孤孤单单自己过日子的,从广州回到桂林更不寂寞,不断地有亲戚来同我住,便于上学读书。那些在广州跟我一起住的孩子都已长大,此时都已考上大学。现在跟我的又是另一帮孩子了,其中有二姑的两个女儿,玉琼、小琼,四姑的三个女儿大妹和老干,侄女月波;还有春凯堂叔结婚后,有了职业,因无住处,亦携妻女在我房子住下。 我侄儿嘉球,已从柳州调回桂林省府,任农业督导员,他时常到各县去工作,侄媳带了孩子,跟我在一起生活。 有这么多人在身边,生活倒也过得很愉快,也有不少趣事,*有趣的就是松林五弟和他的外国太太了。 五弟松林从德国留学回来,带了一个德籍太太,先住香港,一九四一年一同回桂林,也住义学巷我家,久不久也回乡下住一段时间,五弟是有意让他太太尝尝乡下风味。 说起五弟妻子,有趣极了。我们同一桌子吃饭,她拿筷子夹菜,一夹就是一大把。她看我们一小夹一小夹地夹菜,自己也好笑,连连说:“嗦利。”一次,她同五弟下乡几天,两人带了三只鸡,两只公的,一只母的,兴高采烈地回到桂林,因为五弟喜欢斗鸡,还喜欢斗蟋蟀。 斗鸡,不但是少爷公子们*感兴趣的娱乐,甚至妇女也喜欢看,小孩子们呢就更不用说了,因此一到斗鸡时,便大家围观,当作极大的享受。 一次,两只公鸡斗得难解难分的时候,我那外国小婶子却把那大母鸡抱了过来,说是也要它加入去斗,谁知母鸡一来,两只公鸡便停止了战斗,一齐追赶那母鸡去了。气得松林直瞪眼,旁边的人哄然大笑,田嫂竟笑到肚子抽筋。那外国小婶则瞠目结舌,不知其所以然。后来,松林用德语告诉她:“公鸡是不会同母鸡打架的,你这个大傻瓜!”也难怪,外国人不作兴斗鸡,何况她连公鸡和母鸡都分不清。 也许是生活不习惯吧,又是抗日时期,时常有空袭,不过松林和他太太从来不跑警报,警报来了,他们索性去睡觉。真把田嫂急死了,只好把大门锁上,随他们去。有时敌机轰炸频繁,松林夫妇只好回乡下转一转这对于外国人是太不舒服了。 另外,那位太太与松林性格合不来,嗜好更为不同。松林终日不思活动,彼此渐渐有分歧,常常争吵。松林无奈,只好送她去香港,不久她便转回德国,此后便杳如黄鹤,再也没有音讯了,也没办过什么离婚手续。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