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纪录片的责任与影响力”这个话题,是比较难讲的一个话题。但是我想也该是到讲这个话题的时候了。因为我们这一次纪录片高峰论坛的中心主题就是社会责任。挂在这里的“中国纪录片人宣言”非常显眼,经历了这十几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历程,我觉得这个时候,这样的一个宣言,的确是时代的一个符号。 我是1995年**次真正去参加纪录片的聚会的,在上海。那是特别美好的一个景象。大家做纪录片都非常地挺直腰板,也感觉很有责任,每个人都扬眉吐气,而且做纪录片的人,在当时媒体环境里,都有精英分子的感觉,感觉自己有责任,社会也给予这样一种评价,当时包括媒体也对它进行积极的评价。不过好景不是太长,我记得到1997年以后,参加类似聚会的时候,大家就显得垂头丧气比较多,眼睛也没有原来那种光芒,很多朋友交流起来说,好像走到了一个很迷茫的阶段,不知道纪录片再往前该怎么走。选题做尽了,语言也似乎到头了,影响力又没有像以前那么大了,市场又没有建立起来,就觉得很灰暗。所以在那个时候,哪怕在欢迎酒会上,大家喝酒的味道都不一样了。我觉得自1997年、1998年、1999年,差不多三四年时候,都是那样一种状态。我不知道在座的前辈的感觉是不是跟我的感觉接近。 其实我们的纪录片一直在发展,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属于自己不一样的东西。在中国,纪录片有一个非常好的黄金时期,就是90年代初,大家对纪录片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社会对它的期望值也非常高,所以尽管有一个心态相对灰暗的时期,其实纪录片还是在发展。 今年二月份,在华盛顿参加全世界纪录片大会。人数要比咱们现在多,应该翻四番,接近2000人参加纪录片大会。当时我在畅想我们的年会或者学术会,像那样景象多好啊。我感觉现在已经看到这个端倪。我参加世界纪录片大会的时候,也像今天这样一个景象,同时有三个会场,有五个会场,这边是在签合同,那边是在找选题;这边是找特别优秀的纪录片,给新的纪录片导演在辅导,那边讲他的片子,的确非常丰富。这次纪录片战略发展论坛已经有那样景象,我觉得非常非常好。我们现在在这样一个时期,出现这样一种景象,我觉得是社会的原因,也是我们纪录片人长期以来不懈努力的一个结果。 我今天讲责任,讲影响力,在里面还有个潜台词就是市场,就是有了影响力以后,自然就有市场。这一届我们的论坛里面,责任的主题摆在那里有了,至于影响力,坐在主席台的政府部门人员来参加我们这个会议,本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