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墨翟也许是在中国出现过的*伟大人物,但一直到二十世纪还没有人为他写过传。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①中,对墨子只有二十四个字的模糊记载。孙诒让在他的《墨子》的一九。七年版本中,根据当代证言、文献记载及在《墨子》中找到的内在证据,写了《墨子传略》②。孙先生认为,墨子大概生于定王统治时期(或者贞定王时,公元前四六八一前四四一年),死于安王末年(公元前四。一一前三七六年)。孙先生认为墨翟很可能是死于公元前三八一年以后,因为在《墨子》**篇中提到著名的吴起将军死于那一年。这些日期看来是有问题的。首先,孙先生据以建立其理论的**、二十七和四十一篇很可能是后来编辑的或者包含了明显的窜改。此外,在《吕氏春秋》(第十九篇第三章)也提到吴起将军之死,其中有一件事与孙先生的理论直接相矛盾。在那里我们得知吴起死的那一年,墨家首领或“巨子”③孟胜和他的弟子共一八五人死于他受任防守的城中。孟胜死前派遣两个弟子到另一墨者田襄子那里,并任命田襄子为墨家“巨子”。由此推论,在公元前三八一年以前,墨家学派已经成为一个有组织的、公认的团体,而且“传授承宗”(apostolic succesion)的制度已在流行。所有这些,在这个学派的缔造者的生存期间是完成不了的。因此,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墨翟在公元前三八一年之前很久就已经死了。此外,我们从《檀弓》①知道著名的匠师公输般曾参加季康子母亲的葬礼,公输般曾与墨翟相会就是足够的证明。我们知道,季康子是死在公元前四六八年,他的父亲是死于公元前四九二年②。而他母亲很可能是死在这两个时期之间,大概是在公元前四八。年。这就意味着:公输般是具有相当的年龄才能应用他的新技巧于季康子母亲的墓地,因而他*少是在二十年前出世了,也就是公元前五oo年左右。他的同代人墨翟很可能也出生在这个时候。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墨翟大概是活在公元前五oo一前四二。年这段时期里。他是鲁国人,也就是孔子的同国人,因而他与孔子学派是有接触的。孔子死后,孔子学派散布于七国。据一些资料记载,他确曾受业于孔子学派。后来,墨翟不满于儒家热衷于把传统的习俗、礼仪和道德规范编制成一套规定各种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的行为举动的各方面的繁文褥节。他具有高度宗教气质,厌恶早期儒家崇敬祖先的古旧制度,并且对殡仪、葬礼追求奢侈浪费,但他们多半是无神论者和至多是不可知论者③。他也不能接受儒家的宿命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