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上课,肖老师一打开屏幕,只见上面显示一句话:一张纸,用手完全对折,不会超过9次。同学们一看就开始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说法不一。我心想:应该不会不超过9次吧?但是,也不一定呀?正当我犹豫不决时,肖老师微微一笑,说:“大家不相信?请你们做个实验试试看,验证一下我的说法究竟是对还是错。”
说完肖老师给我每人发了一张纸,正准备开始时,肖老师又说:“为了防止有人不老实,为了公平起见,要选一位公证员。”话音刚落,上课最积极举手发言的梁诗琪率先夺得了优先权,担任起临时“公证员”。一切准备就绪,实验马上开始了。
我开始将纸第一次对折,既简单又轻松,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折第二次、第三次也是轻而易举。但折第四次时,感觉纸有点硬了,我使劲往里折不行,往外折也不行,此时我急中生智,使出了我的小“铁锤”??拳头,拼命地捶打对折的中间部位,经一番捶打,终于折成了!第五次我用尽了前四次的所有方法,都以失败告终。我挠了挠头,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土办法”-?用屁股压!我心想,我还不信制不服它。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第五次终于大功告成了!第六次,我用捶打法,再加坐压的方式,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累得汗流浃背,仅勉强完成。折第七次时,我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竭尽全力,对那张硬如钢板一样的纸也无济于事,此时真是黔驴技穷,甘败下风,只能放弃了。
见大伙儿都败下阵来,肖老师开始询问大家的感受。他点了第三组的郑大兵起来谈谈刚才折纸过程中的感受。郑大兵如实地回答:“第一、二、三次都很轻松,第四、五次比较吃力,第六、七次就非常困难了。”肖老师又问了别的几个同学,大家的回答几乎都大同小异。由此可见,这次实验正如老师所说的一样,证明了我们对一张纸连续对折9次还真是做不到。
可是,同学们都不服气,纷纷抱怨说纸太厚了,或纸太小了……见大伙儿不服输,肖老师又拿出一张报纸和一张纸巾让我们再做两次实验。此时,钟瑜自告奋勇上来挑战。他自以为自已力大如牛,信心百倍地选了张报纸来试验。刚开始,见他一脸轻松,到折第七次时,见他非常吃力,已力不从心了;第八次时,他使出浑身招数,都没成功,只能心有不甘地放弃了。此时同学们又纷纷嫌报纸虽然大但太厚了,故折不到九次。肖老师笑而不辩,让我们再试折一下那张纸巾。到郑大兵出场了,经过一番努力,那纸巾被他折成了一颗“小白牙”。老师向郑大兵问道:“你折了几次?请你告诉同学们。”郑如实地答道:“我才折了六次,第七次实在没法折下去了。”
三次的试验,我们都没有将一张纸折到九次而以失败告终。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任何一件事情要想得出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随个人主观认识而冒然作出结论,必须要经过实际的检验得出的结果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