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魅力

滚滚长江,壮美黄河宛如两条主动脉流贯中华大地。伟大的中华民族,背靠世界屋脊,自西向东,俯视着浩瀚的太平洋。

中华文化,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发祥的。中华文化虽经历劫难,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天之涯,海之角,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还有那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阴历年大门上贴的红纸黑字的春联。所有这一切都唤起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

播开尘封的灰土,翻开历史的画卷,从古至今,诗歌论文,名人名篇,无一不表现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将人文与天文置于对等的地位,可见对人文的重视程度。《老子》把人和道、天、地并列,称为四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孝经》记载孔子的说法:“天地之性,人为贵。”认为人在天地所生的万物中最为尊贵。中华文化所崇拜的祖先,注重的是祭祖,或者崇拜那些为民族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非凡贡献的人。所以中华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为核心的文化。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善的人,就是圣贤。所以人文精神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中华文化以人为中心,在众人之中又以圣贤为中心,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是中华文化中十分可贵的内容。

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天下为公”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应以公为先。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人和己的关系,应以人为先。中国有句古话:“敬业乐群”“乐群”这两个字很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特点。人能从事有秩序的伦理活动,所以才能驾奴自然物,个体也就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进而维系群体利益就能成为一种美德。

中华文化是尚和的文化。“和”的本义是声音相应,也就是声音的和,引申为和谐、和平、祥和等意义,以“致中和”为修养的最高境界。“文质彬彬”才能称得上君子。“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天人合一”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天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都是人类生存的伙伴。人应当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进而达到内心的和谐,渗透到人和人的关系中,便是注重和睦相处,达到人际关系的平衡。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多个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

中华文化是自强不息,而有开放兼容的文化。中国古代哲人早就看到大自然运行的一条重要的规律,并由此引申出人生的准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今天,我们回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好像走进一座巨大的宝库。中华儿女不能断了自己民族文化的乳汁!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吸取那些至今仍然有助于社会前进的东西,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具有几千年历史而从未中断过的中华文化,必将再现自己的辉煌。

中华文化,既要有辉煌的历史,也将会有灿烂的未来!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