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

作者马瑞芳 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01

特色:
马瑞芳揭秘,CCTV《百家讲坛》,跨韯300年的“芳龄”对话,聊斋红楼,一短一长,双峰并峙,百世留芳。 《聊斋志异》完全颠覆了中国古代小说用家写狐狸精的旧传统,不仅写出了狐狸精的美丽,更可贵的是写出了女性的独立意识,对千百年来男尊女卑的传统大声说“不”。《聊斋志异》中的狐狸精们,想爱,就主动地受;想恨,就绝然地恨;想合,就义无反顾地合;不想合,就拂袖而去,坚决不做男人的附庸…… “女人的名字是弱者”,这个法则在狐狸精这里被彻底打破了,诗意化地打破了。蒲松龄写的是神鬼狐妖,其实他在背后画的是人间风云图,《聊斋志异》因而成为集志怪、神话、寓言于一体的小说宝典。 ——马瑞芳

2005年初,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CCTV-10《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泼的叙事方式迅速赢得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欢迎。 《聊斋志异》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奇书。有人说,《聊斋志异》是一部写鬼与狐的神怪小说;也有人说,蒲松龄通过写鬼写狐来讽刺黑暗的现实社会;而在本书中,《聊斋志异》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它不但承载了一个屡试不第的落魄书生的男人梦,更展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另类女性形象。 马教授以她30余年的研究成果,重新解读了这部短篇小说名著及其作者,从本书里,读者可以读到《聊斋志异》在21世纪的全新内涵,感受到小说中关于“女权主义”和“环保主义”主张的前世先声。更值得读者注意的是,马教授经过研究发现:《红楼梦》对于《聊斋志异》有着多方面的承传——“聊斋、红楼都创造了乌托邦,《聊斋志异》还能梦想,还相信梦想;《红楼梦》却梦醒了,且无路可走。”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