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耶利内克,钱定平 著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5-01-01 |
特色: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代表作!《钢琴教师》发表于1983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后来又被法国拍成电影,荣获了戛纳电影节的多个奖项。小说的心理描写非常独到,常有十分令人惊奇的描绘,对人性的观察可谓洞烛幽微。女作家天才另类的笔触,产生了惊才绝艳的美学效果。 作家、翻译家、德国奥地利研究家钱定平根据所得资料,为我国读者生动勾勒了耶利内克特立独行的风格和作品的魅力所在,对其代表作《钢琴教师》的内蕴、脉络和语言、音色、心理分析与意象运用,做了梳理和阐发。本书在国内首次全文译载瑞典科学院常任秘书恩达尔教授的颁奖和耶利内克的长篇讲话《旁观者清》。奥地得学者缪勒、施密特为本书作序。
《钢琴教师》是耶利内克的代表作,发表于1983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后来又被法国拍成电影,荣获了夏纳电影节的多个奖项。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叫埃里卡的女子在母亲极端变态的钳制下心灵如何被扭曲和情爱如何被变异的痛苦历程。书中描写了如共生体一样不正常的母女关系。埃里卡虽年龄上已届而立之年。仍然时刻处于母亲的监视之下。不能越雷池一步 甚至睡觉也必须与母亲在同一个床上。青春期变成了“禁猎期” 埃里卡被禁止和外人随便交往,不能穿时装。想要一双高跟鞋都不行。她的内心囚长期的压抑经受了极大的扭曲。埃里卡的学生克雷默尔的出现打破了母女之间死一般沉寂刻板的幽闭生活。克富默尔热烈地追求自己的女钢琴教师,但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情爱陷阶:母亲固执而变态地从他手中抢夺埃里卡。埃里卡在对待情欲上表现出受虐狂的疯狂举动。*终克雷默尔选择了逃离。而埃里卡也开始走出发霉的生活。试着走向远方的一缕阳光……小说的心理描写非常成功, 常有十分令人惊奇的描绘,对人性的观察可谓洞烛幽微。女作家天才另类的笔触、产生了惊才绝艳的美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