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卢浮宫建成于1857年,在凡尔赛宫落成之后,这里改为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丰富博物馆之一。20世纪以来,这里的游人越来越多,几经扩建仍不能适应需要。*终法国政府决定在1989年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日之前完成对卢浮宫彻底改造。但法国人视卢浮宫为国宝,它的一砖一石都不能改动,为了能够得到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总统密特朗派出特使前往世界上15个著名博物馆,向它们的馆长征询能够主持卢浮宫改建的建筑师,结果,有13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 1981年12月,密特朗在爱丽舍宫接见了贝聿铭。贝聿铭要求总统给他3个月的时间来思考卢浮宫的扩建工程,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方案。贝聿铭自己回忆说:“当密特朗总统向我交待任务时,我并不那么有把握我将来会拿出什么样子的东西,卢浮宫不是普通的博物馆,它是一座宫殿,如何才能使新的方案不触动不损害它,既充满生气和吸引力,又尊重历史?” 卢浮宫处在巴黎老城中部偏东的位置,它的主体建筑的南北两翼同时向西展开,主入口设在了东立面上。贝聿铭的改建方案将新建部分的主体放在了由原来卢浮宫的主体建筑和南北两翼共同围合成的朝西的三合院的地下,并把卢浮宫的主入口从原来的东面移到了西面。主入口的改变使得卢浮宫以更加宽容的状态融人了巴黎老城,而扩建部分放在地下更是体现了对原有城市环境的尊重。所以,贝聿铭方案的这一部分得到了广泛的接受。真正引起争议的是贝聿铭设计的新的主人口,他计划用现代建筑材料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覆盖住这个新的主入口。此事一经公布,立即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个主人口建筑破坏了这座古建筑的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在巴黎市长希拉克的要求下,贝聿铭做了一个足尺金字塔模型摆放在新的主入口位置,有6万巴黎人前往观看并投票表示意见,结果多数观众赞同建筑师的这一设计。密特朗总统*终批准采用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21米,底宽30米,耸立在庭院的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2000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的净重就达到了105吨,而金属支架仅为95吨。也就是说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体现出了现代艺术风格,同时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一次大胆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贝聿铭布置了3座5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为点缀,与7个三角形喷水池形成了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