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范式的转换(上海与香港的课程改革)

作者钟启泉等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0-01

特色:
《海峡两岸课程与教学研究丛书》共6册,包括《教学引论》、《课程范式的转换——上海与香港的课程改革》、《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一个都不能少:个别差异的处理》、《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学》和《革新的课程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从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和国际经验的反思与借鉴、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研究、多元智力理论下的教与学、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关系等多种视探讨了现代课程改革洪流中的热点问题。丛书各册尽管形式不同、内容各异,但诠释了同一个教育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追求的理想,也是课程与教学研究应该关注的焦点。本丛书分作者是来自课程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对学术孜以求、造诣深厚,其作品堪称扛鼎;同时,丛书也选录了一些来自年轻的博士群体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乏新意,有些甚至颇有洞见。海峡两岸的课程学者以其涌动的才情,丰富着课程理论的多元话语,描绘了课程研究的多彩篇章。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课程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大规模的改革运动。这次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对外部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急剧变迁而作出的一种回应。显然,人们将改革作为提升课程的质量、推动教育发展从而促进社会进步的必要手段。学校教育要想求得发展与进步,必须经由改革与革新的过程,超越既有的课程传统,并确立新的发展方向。“改革”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关键词。透过对改革过程的研究,我们得以发现课程理念演进和制度变迁的轨迹,从而更理性地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上海和香港的课程改革是全球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内在构成部分。这两个城市的课程改革是在不同的具体教育背景下,按照各自的思路独立展开的,因此二者彰显了不同的性格。但又因为关注相似甚至相同的课程话题,因此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上海和香港是两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市,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将发生在这两个城市中的课程改革作为个案,将其放在同一个框架中进行分析和比较,这种研究显然富有意义和启发价值。通过对当前上海和香港的课程改革的探究,以及国际课程改革经验的反思,我们致力于发现一种发生在课程领域的“范式转换”,从而揭示面向新世纪的学校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总体而言,这种探究发生在三个层面上。一是在宏观层面上探索课程领域的理论发展走向,并对课程统整、校本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课题进行探究;二是立足于学科课程层面,探索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动向;三是国际经验的反思与借鉴,对中国大陆、澳大利亚、英国等的课程政策与课程改革展开跨文化的研究,探讨前沿性的课程理论与研究的课题。根据这种设想,我们邀请课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这些课题进行了探讨。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