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经贸关系(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

作者林珏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9-01

特色:
翻开欧洲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充满着宗教矛盾、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的历史,历史上的每一次大的战争都几乎葬送了欧洲文明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有识之士和政治精英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一个个较小经济体组成的欧洲,形成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一个意志不统一的欧洲,形成不了强大的实力。因此,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欧洲重建的渴望以及防止欧洲重陷战争泥潭的愿望,建立起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早为欧洲煤钢联盟),其后变成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终建成了今天的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从一个贸易实体转变为一个经济与政治联盟。目前25国的欧盟,总面积达397。3万平方公里,人口达4。56亿,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0。9万亿美元(按当时价格和汇率计算)。中国与欧洲共处于欧亚大陆,经济贸易往来历史悠久,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与欧洲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章对中欧经贸关系作一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的贸易政策与制度日益统一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之下。但在现阶段各国为了*大限度地获取贸易利益,其制定的贸易政策与制度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依然广泛存在。目前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伙伴虽已扩展到了220多个,但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韩国、俄罗斯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多年来至今一直是我国的主要经贸伙伴,我国绝大多数的对外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活动都是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因此,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有关我国主要经贸伙伴的经贸知识,包括各自的经贸优劣势、经贸政策和组织制度,以及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基础、动因、趋势等,对于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世界经济专题研究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对世界经济热点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学会在世界经济大背景下思考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