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土丽江(纳西人的乡土和文化衣冠)

作者白郎 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2-01

特色:
一首纳西古歌上说:"树木和石头使岁月流逝"。 法国人弗朗索瓦.巴德尚于1906年2月17日带着一只猴子到过丽江古城。在此之前他像海生动物一样爬在被气体充满的羊皮革囊上渡过了金沙江,泅水护送他的是两名屁股上缠着白布条的纳西艄公。在丽江古城,巴德尚看到落日华丽地照着玉龙雪山的白雪,四方街飘荡着一股鱼腥味和香火味的混合气味,马匹在光滑的石板路上滑倒,一只鹤在附近的水田里引吭高歌,鸟群在古塔上窃窃私语,竹笛清幽的曲声贴着鸳墙黛瓦流淌下来……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2002年5月当我再次回到丽江时,除了落日和白雪,巴德尚所描述的一切已消逝得无影无踪。 被钢筋和水泥裹在夹缝中的丽江古城已处于一个全新的摩登时代,到处是莺歌燕舞的旅游者、花里胡哨的假古董,以及故作风雅的猩红灯笼。在古城转悠上半天,居然碰不到几个穿着纳西服饰的纳西人。作为纳西人,我有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感觉。昔日的纳西古城成为一座"伪纳西古城"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传统在一点点死去,"每一种死,都带走我的一部分",让我感到骨头被烈火烧伤的疼痛。 极目伤春,花萎枝寂,我久久站在印雪桥头仰望半空中那苍凉的玉龙白雪,如今,这座纳西人的圣山已经在旅游热潮的十面埋伏中。我不禁记起了1988年1月从江南返回丽江的情景。那是我上大学期间**次回家,经过近4000公里的长途奔波后,我坐上了一辆从大理开往丽江的客车,客车像甲壳虫在红土绿林绕来绕去,爬过铁甲山时,无边的青天突然现出玉龙雪山庞大的雪峰白光,一种来自上界的圣性慑住了我,深情地望着自己民族的圣山,我的热泪不断淌下来,想止也止不住,在那一刻,我找回了人生的根脉。 这件事情让我坚信,作为自古以来就顺从于大地的种族,在未来,纳西人的拯救只能来自于大地!

人文者,人类社会之各种文化现象也。  中华者,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总称也。  人文中华,时间绵延,昔日辉煌,今朝灿烂,明天锦绣;  空间广袤,民族众多,异彩纷呈,独殊东方。  哲学、经济、军事、科技、法律、伦理、教育、民族、宗教、文艺、考古、  文物、民俗……  在历史的长河中嬗变,积淀无比丰富。  尽管良莠杂陈,但世世代代渗透于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影响着每一个中  华民族的子民。  回眸传统人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借古开今;  面对当代人文转型接轨;交流互助;全面拓展;  展望未来人文,再创辉煌,刷新时代,彪炳环宇。  穿越时空隧道,漫游文化之旅,  整合散落在神州大地上的文明碎片;  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我们推出“人文中华”丛书,  博以让广大读者从通俗有趣的图文中,  加深对中华民族古今各种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激励爱我中华的热情。  希冀专家学者们在学术研究之余,  能为“人文中华”丛书添砖加瓦,  倘若惠赐符合本丛书体例的大作,我们将不胜感谢。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