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日伪统制东北教育长达14年之久,对民众的心理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自然亦为人们所关注。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是基于历经数千年来国内各民族问交流融合的结果。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是日本制造伪满洲国乃至*后吞并东北所无法逾越的障碍。如何摧毁这种障碍,成为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所面临的难题。面对事变后此起彼伏的反满抗日浪潮,日本一方面以军、警、宪、特全力加以镇压,一方面对东北原有的学校教育以及民众教育实施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另外开动被其全面掌控的宣传媒介和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包括扶植傀儡皇帝、利用附敌之汉奸乃至宗教),倾情销售其殖民理论,诸如伪满的独立乃理所应该;九一八事变前东北民众是水深火热、伪满建立使人民“如登春台”;日本侵略东北是“正义之举”、“仗义之行”,日本是伪满的“友好邻邦”、“盟邦”、“亲邦”等等。日伪的鬼蜮伎俩当然会招致广大东北民众的唾弃,这也是淫威之下民众不断反抗日伪统治的*重要缘由。但是随着日伪统治的强化,就整体而言,正面反抗的力量渐趋减退,除了转入地下的一部分坚持斗争外,广大民众对日伪的残酷行径是敢怒而不敢言。此种状态对广大青年学生而言,必然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学校的爱国教师和一部分文化界爱国人士,虽竭尽全力以曲折婉转的方式力图启导青少年不忘祖国,但与日伪铺天盖地的“正面教育”、宣传和严控相较,其作用可想而知。更何况青少年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接受正式教育者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而在家庭中,家长更不敢轻易施教于孩子,因为这不独会使自身招遭迫害,而且会使孩子生命难保。伪东丰县黄延祖父子惨遭杀戮就是一个显例。县城住户黄延祖于家中教育儿子黄继先:见日本人就说日本好,其实还是中国好,日本是我们的敌人。一天在街上玩耍的黄继先遇见日本兵,吐露真言,不仅黄延祖被捕去大加毒打几乎丧命,黄继先亦立遭日兵杀害。①就实际情形而言,日伪统制东北教育致使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意识淡薄以及价值观念混乱的现象是极为严重的。现为沈阳师院教育系教授的刘云翔说:九一八事变那一年,我正好4岁。之后经历了7年的伪满洲国教育。我是日本在东北实施奴化教育的受害者。在学校中获得的知识很浅显,对中国历史所知甚少,这在以后通过很大的努力才得以弥补。②曾经任教于伪满牡丹江师道学校的倪永明回忆:日本侵略者对我东北青少年奴化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受奴化教育的青少年普遍中毒很深,学校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而且非常相信。光复后我同一些学生谈论此问题时,绝大多数都这么说:“我不知道我是中国人,我中的毒太深了。”⑧在伪满国民学校和国民高等学校学习过的黄智文谓:“那时候年龄小,对什么是政治大事不了解,由于受这些(伪满学校之教授与训练)教育,头脑里只知道有个满洲国,满洲国靠的是日本友邦,后来叫亲邦大日本帝国。”④…………P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