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本书从人类传播这一宏观视角着眼,分三篇十七章及导言,全面论述了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运用,以“总论:信息交流”探讨传播的一般理论,以“分论1:人际传播”和“分论2:大众传播”分别论述传播的基本分支理论,建构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传播学理论框架,完善地展现了传播学的知识范畴引申和发展了传播研究的许多学术观点,从而推进了我国的传播学建设,被专家誉为传播学研究新里程的鲜明路标。
1.符号序列 符号序列,亦称“句段”或“横组合段”,是符号相因水平轴向而被历时性地排列组合的一组符号。索绪尔说:“在话语中,各个词,由于它们是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结成了以语言的线索性特征为基础的关系,排除了同时发出两个要素的可能性。这些要素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言语的链条上面。这些以长度为支柱的结合可以称之为句段(syntugmes)。所以句段总是由两个或几个连续的单位组成的。一个要素在句段中只是由于它跟前一个或后一个,或前后两个要素相对立才取得它的价值”。 如果把这里纯语言学的“句段”一词改为“序列”,那么索绪尔的这一论述不但适合于语言分析,而且适合于其他类型的符号结构的分析。 在言语中,语言成分(词汇,即符号)只能一个跟一个地依次出现,在时间的水平线条上延续,而不能在空间的画面上随意展开。词汇的意义是由这种历时性的符号关系所决定的。因而,语序不同,言语所表达的意义就可能截然不同。譬如“一万”和“万一”,前者是数量词组,后者则是假设连词。曾国藩将其幕僚起草的文书“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就为自己的脸面上抹上一层光彩。过去刀笔吏欲杀人或救人,只需在“其情可悯,其罪当诛”两句判词上颠倒一下语序就行。 同样,在非语言符号系统中,也存在着这种历时性的符号序列关系。这里试以电影为例。我们知道,一部电影是由许多个“镜头”连接在一起组合而成的。当“镜头”组合的顺序改变时,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的序列并形成意义上的差别。假设有这样三个镜头:镜头A是一张毫无表情的脸;镜头B是一支枪口的特写;镜头C是同一个人微笑的脸。如果组合为A—B—C序列,则传达出一个人突然面对枪口,不仅不害怕,反而微笑起来;如果组合为C—B—A序列,其意思则是一个人正在得意之际,面对突然出现的枪口,吓得面无表情;如果组合为B—A—C序列,则是一只枪口突然出现在此人面前,他先是一楞,随即镇定下来,微笑着准备应付;如果组合为B—C—A序列,则给人这样的印象:此人在对手的恐吓面前,先是不大相信,以为是开玩笑,继而才意识到情形的严重,被吓呆了。 可见,在符号序列中,每一符号单位或要素,都受到同一序列或其他序列中各相关符号的影响。而符号序列的意义则部分地有时甚至是主要地取决于符号组合的相互关系。 2.符号类群 符号类群,是与被选择的符号在垂直轴向上有共时性的联想关系的一类符号集合。在水平轴向的符号序列中,特定位置上的成分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