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作者俞光中,植田均
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7-09

特色:
书摘中第三大段中第二行。*表示为左边“山”右边是“卢”组成。

4.现代汉语方言的印证 现代汉语方言的印证可以起到今古互证的作用,并且可以就本节论题以及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引发有益的思考。 4.1 与近代汉语相同的表状态持续形式 成都话句未有个“在”(或为“得”“哩”),据张清源的研究,这个“在’与副词‘在’不同,是个表进行、持续义的语气助词”。由于“V起1”主要表示静止持续态”,因而下面张文提供的有“V起1”的句末“在”字句实际上就是本文所说的“(S—P)在”句: △房间开起电灯在。 △桌上放起茶杯在。 △这间教室空起在。 △这个病人还活起在。 △喂起两只狗在。 又如山东中部一带的方言里存在着“(S—P)在这(那)里。”我们实地调查过泰安和莱芜等地的方言。例如泰安话: △哟!这门上怎么贴个封条在这里,知不道谁贴的。 △快点来,我逮住个蛐蛐在这里! △好生着,别这个那个的,我没有空在这里。 △老早的就穿了一身新衣裳在那里,大半是走亲戚。 △泡了壶好茶在那里,再不喝就闷老了。又如莱芜话: △自家有钱在这里,还怕不好买? △他不是好好的在这里,多暂摔伤来? △甭买了,头晌午不是买了洋柿子在这里? △饭店里看见他来,脸通红通红的在那里,准是又喝酒来。 △路上翻了一车西瓜在那里。不过山东中部的这个“在这(那)里”使用频率不像下文说的吴方言“辣辣”之类那样高,使用情况也是农村多于城市,老辈多于年轻辈,大有衰退之势。 4.2 语源可能不同而框架却相同的表状态持续形式 吴语许多地方存在着虚化的状态持续句。例如苏州话的“勒哩”。“勒浪”,上海话的“辣辣”、“辣”、“勒海”、“辣浪”,无锡话的“来娘”,绍兴话的“来东”、“来亨”,嘉兴话的“勒花”、“花”,宁波话的“来东”、“东”,都可用于句末从属于句子。 例如上海话(译文用“(S-P)在这(那)里”句): △姆妈买仔两斤大闸蟹辣辣。 (妈妈买了两斤螃蟹在那里。) △钞票有辣辣,弗要去借了。 (钱有在这里,别去借了。) 又如嘉兴话: △轮船来花哩,内乃哀坐勒花啦? (轮船来在那里了,你怎么还坐在这里呢?) △伊忘记勒花哩。 (他忘记在那里了。) △街上人多到海外花。 (街上人多极了在那里。)而且吴语历来如此,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对话和冯梦龙辑的《山歌》无疑都是近代吴语: △我有事体来里,耐请罢。 (《海上花列传》三十四回)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