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互释中挺立(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新定位)

作者暂无
出版社
出版时间暂无

特色:
中国哲学如何发展兼具理性与人性、知识与价值的整体智慧理论?中国文化又如何提供一个人类文明克服冲突、创造全球和谐和平的理想愿景? 哲学是心灵的创造,是对世界真实的一种认识与其价值的把握,以及对人的本体存在的实现,同时具有现实性与理想性。因此没有哲学也就没有文化可言;因此只有反思的人类才能把握心灵、精神的力量,才能做有创造性的思考;也因此才能有所发现,才能创造文化。 知识分子对社会与文化有两重基本的责任。**,我们应了解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应将自己闭塞起来,应有面对现实的勇气,有将现实把握住,然后加以批评的责任。第二,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应该理想提出,努力求其实现。总言之,我们要社会进步,就必须首先了解社会,然后提出理想,求其实现。这就是我们对社会与文化的两重责任。 我非常希望:今后哲学不但能够从专业技术研究的胡同中走出来,同时也从一个缥缈高远的境界中走下来,走向社会大众,走向文化各部门,刺激、引导文化创造性的发展,缔造人类文化的另一个新的突破,促使人类所面临的困难和危均能获得满意的出路的解决,而中国哲学由于它深厚的智慧和深刻的生活经验,必定能在这一方面提供*大的贡献。

中国文化走过了悠悠几千年的历程,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宝藏,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自19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开始面前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入发掘中国文化潜在的生机与活力,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本书共收录了成中英先生的19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成中英先生主要从哲学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文化的特性与价值,对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了比较,进而论证了使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与世界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