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风采

作者杨伟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4-01

特色:

时光如流水而逝,我的教学生涯行将结束。屈指算来,我的**批学生也有四十五岁了。回忆过去,往事历历在目,越久远的事在脑海中的印象反而越清晰。我**次走上教学岗位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一、从“知识青年”到代课教师 记得那是1972年9月初的一个下午,从成都下乡已当了三年多“知识青年”(以下简称知青)的我正在水田里劳动,有人带口信说郭书记叫我马上去公社“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革委会)。我将信将疑,因为郭书记不是分管知青的,是分管文教的,他找我会有什么事?在一起劳动的社员们的催促下,我才在水田里涮了涮脚,穿上塑料凉鞋,爬坡上坎地往五里外的公社革委会奔去。到了那里,见一贯严肃的郭书记好像在微笑,我心里才稍微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问: “郭书记,找我有什么事?”“好事!”郭书记笑着说,“公社革委会决定让你到公社中学担任代课教师。”我一下子呆了,回过神以后便大声叫起来:“不行,我是初中生!”郭书记认真地说:“我看过你写的先进民兵排事迹报告,写得有血有肉,生动具体,有高中生的水平。虽然你只是初中生,但公社是把你作为高中生来使用的。”见我信心不足的样子,郭书记又说:“你得承认一点,你总比学生强。”带着“我总比学生强”的微弱的自信,我战战兢兢地走上了三尺讲台。 至今还记得上**节语文课时,由于教材未到,我用了整整一节课才歪歪扭扭地将**课毛泽东的《炮打司令部——我的**张大字报》抄写在黑板上的情景;还记得上政治课讲艰深的科学社会主义时所感到的力不从心,而上物理课讲浅显的力的三要素又显得游刃有余的情景;还记得上农业常识课,调皮的学生把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称为汽包(当地称柚子)核、汽包籽、汽包皮的情景;更记得上音乐课时和学生一起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唱得如痴如醉,以致放学后其他班的师生都走光了也没有人察觉的情景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