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痕迹(重读西方艺术史)

作者耿幼壮 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6-01

特色:
不管多么短暂,画家在描画这一动作本身发生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看见,其描绘的只能是先前所看见东西的记忆。这样,自画像本质上就是一座废墟,是画家记忆痕迹的碎片。因此,“废墟并不是意外发生的,就好像一座昨天还好完好无损的纪念碑的意外损坏。从一开始这里就有废墟。**眼看到的形象就已然是废墟。” 废墟的经验挑战了整体性,统一性、同一性、自明性、适当性、确定性和恰当性概念,粉碎了一切起源的、本真的、本体的和超验的形式。……于是,我们只能到那废墟中去寻找破碎的痕迹。 ——耿幼壮

本书是一部以现代批评理论和跨学科方法重新读解西方艺术史的著作。书中涉及了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重要时期以及诸多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却无意勾勒出一部完整的艺术史。相反,本书的探讨恰恰表明,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艺术史似乎都已不再存在。随着意义本身的不断消解和重构,艺术家、艺术作品、连同他们所处的时代,只能呈现为破碎的痕迹。不过,正是在这种散落的追寻中,或许可以重现艺术史本身的意义。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