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关公和关圣(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关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编者:盧晓衡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特色:

魏文帝君臣皆称关羽为蜀国“名将”。这种赞誉符合历史真实吗?回答应当是肯定的。曹操*著名的谋士郭嘉称:“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魏国名臣程昱也说:“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三国志》作者陈寿云: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当时人常称誉武将“为万人之敌”,谋臣为“万人之英”。这裹“万人”乃多的概数,武将言其武勇胆识、武艺超群;谋臣则言其立国安邦,文武谋略在众人之上。曹魏谋臣刘晔更说:“关羽、张飞勇冠三军。”孙吴名臣周瑜称关羽“皆熊虎之将”。吕蒙数称:“关羽实熊虎也。”“关羽素勇猛,既难为敌”;“阗羽骁雄”。陆逊称关羽为“当世雄杰”;关羽有“骁气”。这裹所谓“熊虎”,虎为百兽之王,熊乃兽中之凶猛者,以此喻关羽乃武将中之佼佼者。如曹操猛将许褚,被誉为“虎侯”,其所属勇士,称为“虎士”。孙权称其名将周泰“战如熊虎,不惜身躯”。也属此意。所谓“雄杰”、“骁雄”、“骁气”,都是指关羽具有名将的骁勇英气和风度。总之,上述诸人对关羽的各种称道,表明在关羽身上体现了名将所应该具有的骁勇非凡、武艺绝伦、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素质。史载:关羽曾为流矢中其左臂,後虽痊愈,但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门:“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关羽决然仲臂“令医劈之”。当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於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此事从忍受肉体痛苫的角度,表现出关羽作为名将的坚毅性格和神勇雄风。 阗羽的名将风采,集中表现在他同袁绍大将颜良的一次战斗中。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北方两大军事集团袁绍与曹操在逐鹿中原时,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袁绍遣大将颜良攻曹操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今河南滑县柬)。曹操派张辽、关羽为先锋,阻击颜良军。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关羽“望见(颜)良麾盖(指大将征战所乘戎车,设幛麾张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之围”口陈寿这段有声有色的记载,将袁曹两军主将对阵时,关羽所表现的雄杰、虎威、骁勇的名将风采形象,活灵活现在读者面前。关羽刺良斩其首,良及其卫士绝不会束手待毙,必作拼死反击,羽如何将其制服而斩之,陈氏虽未及详,但可以想象,其场面必威武雄壮而惊险万分。关羽“刺良”,显然是用长戟或长矛,斩其首是用大刀。长戟、长矛、大刀乃是当时武将和兵士常用的武器。张飞也用长矛杀敌。曹操骁将典韦临战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