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产品优化理论(模型与方法)

作者石玉凤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01

特色:

本书对我国民众个人风险管理模式特征进行了探索,提出我国民众个人风险管理是典型的“三代一体”模式。在此意义下。区分不同群体的个人风险管理理念与特征,讨论由此导致的人寿保险消费情况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对我国民众个人风险状况及其后果的进一步探讨,揭示个人风险管理模式特征的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  以此为基础,继而采用定量方法针对我国民众个人风险管理模式特征进行人寿保险品种创新与优化设计研究。指出寿险品种本质上是人们根据生活理念与现实条件对多种可形成保单的因素进行比较与权衡的决策结果。为使保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强调应该把品种创新从产品定价过程中剥离出来,以便对其进行理论性研究。以科学观念考察,发现民众需求的寿险品种构成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为此构建遗传算法模型,以使寿险品种创新与优化设计的过程得以量化。  在以上前提下,探讨具有随机投资回报决策目标的动态寿险定价问题。为此,对必要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作为构建寿险定价理论的前提,重点介绍了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及其比较定理。然后,从几个方面,对具有随机投资回报决策目标的无套利寿险定价模型进行了研究。  作为核心内容,无套利寿险定价模型的研究是本书*重要的部分。考虑到有风险投资未必皆可以以期权形式出现(事实上,大部分并非期权形式,尤其像我国这样的并不发达的投资市场),故期权定价理论的“套期保值”思想与“无套利”方式,无法直接应用于非期权形式的有风险资产的定价,包括寿险定价。这样,该部分所作的针对性研究,其重要性不仅体现于寿险定价方法本身,实际上它的套期保值思想和无套利方式也适合其他基金的投资——只要对预期回报目标作适当的限定,通过测试各种投资组合形式,即可挑选出达到投资要求的投资品种。所以,这种无套利定·价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下面对这部分内容给以简单介绍。  (1)无套利寿险定价基本方法研究  从投保人的角度,投保行为可以看作对所投保费的套期保值。而保险人要对所收取的保费进行实际投资,为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一方面要确定所收取的保费数额,同时要决定保费的结构,即保费中用于有风险投资的比例。鉴于人寿保险对偿付能力(solvency)的要求,为保障未来的给付,保险人的决策过程也必须体现“套期保值”的思想。但按照传统寿险定价方法,定价与投资是分开的,充其量是在投资过程中才考虑“套期保值”方式。这不仅显得生硬,而且局限性很强。 ...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