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美国的敌人(美国的对手与美国政治学的形成)

作者(美)奥伦 著,唐小松,王义桅 译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01

特色:
伊多·奥伦挑战了“美国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某种方式依附于民主的自我形象”。正如本书结论所言,这部具有煸动性和启发性的书“将引发一场关于美国政治学之身份的长期争论”。 ——诺姆·乔姆斯基,麻省理工学院 本书是新一代政治学史和社会学史研究的代有,它表明,批评性的反逻辑性是以客观学术为根基的。伊多·奥伦对自治学史进行的研究是任何认真关注这门学科发展的学者都不能忽视的。 ——约翰·G·冈纳尔,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著名政治学教授 《美国和美国的敌人》是对日益增多的研究美国政治学发展的文献及时而令人兴奋的补充。它应该成为所有社会科学家的必读物。它促使我们重新评估我们期望的学术是否完全具有客观性,并且使我们认识到,在过去,时间和空间对我们学科假定的客观性强加了太多母庸置疑而又严重的限制。更令人不安的是,似乎没有理由相信此类限制因素对塑造我们今天的大部分研究已不再起作用。 ——戴维·伊斯顿,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本书考察了政治科学的意识形态起源及其实践,其结论挑战了传统上政治科学所声称的客观性,而是认为“政治体系被附属于其祖国而非所宣称的民主”。 作者在书中揭露了美国政治学家和国家安全部门长期亲密的关系。奥伦系统地陈述了美国在和其首要敌人,从威廉德国,纳粹德国,法西斯主义者统治下的意大利,到斯大林的俄国发生冲突时,美国在冲突前表现出的意识形态的“妥协主义 ”到冲突后的“民族主义”。政治和政治学搅混在一起的现象也一再出现。本书不仅是回顾史实,作者还敦促学术单位以比较敏感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工作上的道德分歧,以政治学的本质来思考问题的根本。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以反体制立场著称的诺姆·乔姆斯基评价说:“伊多·奥伦挑战美国政治学自我标榜的‘脱离政治而纯粹建立在民主理念之上的科学形象’。” 本书将有助于我国政治学界批判揭示美国政治科学的意识形态本质,而不是盲目崇拜和不假思索地引进,从而反思中国政治科学的发展之路,进而也推进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全面反思,对中国社会科学建设和科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启示意义。 奥勒恩在书中挑战了传统上保持清高形象的的美国政治学,他的研究挖出来很多让学术界不舒服的“学术界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的事实。 这包括于1913-1921担任美国总统的伍德鲁.威尔逊倾慕普魯士王朝的高效率官僚;其二,《美国政治学评论》的书评对阿道夫.希特勒的著作《我的奋斗(英文名:Mein Kampf)》颇为青睐;还有政治科学家在越战期间介入“和平村”,即1965-1973在越南发展的计划)和对越共囚犯的拷问审讯。奥勒恩在书中揭露出美国政治学家和国家安全部门长期亲密的关系。 奥勒恩还暴露出政治学科领域的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和政治学教授约翰.伯吉斯(英文名:John W. Burgess,)。伯吉斯严重亲德国,他还阐明其观点,认为日耳曼民族在政治上优越于其他的民族,在1890年发表的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论文《政治科学和比较宪法》中,伯吉斯说,对于处于野蛮状态的民族来说,无人权可言,世界上只有日尔曼民族,包括盎格鲁撒克逊人,才有永存的政治能力,他们应当组织起来教育世界上的落后民族。 奥勒恩系统化地陈述了美国在和其首要敌人,从皇家统治的德国,纳粹德国,法西斯主义者统治下的意大利,到斯大林的俄国冲突时,美国在冲突前表现出意识形态的“妥协主义(accommodationism)”到冲突后的“民族主(nationalism)” 。政治和政治学搅混在一起的现象也一再出现。《美国和美国敌人》不仅仅是回顾史实,奥勒恩还敦促学术单位以比较敏感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工作上的道德分歧,以政治学的本质来思考问题的根本。 目录 中文版前言英文版前言导论 作为意识形态的美国政治学 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学 知识关联:建构主义、社会科学历史、科学的社会学**章 德意志帝国 约翰·伯吉斯的民族主义理论 伍德罗·威尔逊的中央集权理论第二章 纳粹德国 犹太种族的*恶劣代表 德国政府的诉求 对希特勒*开明的评论 与纳粹主义碰撞的影响第三章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 极权主义和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政治学 两次在战期间的妥协主义者形象 程序式民主的胜利第四章 冷战政治 公共行政与发展中国家 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的双重生涯 白鲁恂和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 艾弗隆·柯克帕特里克的政治学和美国政治学会越战的影响结论 走向沉思的政治学译后记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