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

作者刘平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4-01

特色:

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间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械斗。这场械斗规模之大,死伤之众,影响之深,在中国历史上是仅见的。但因为它被当时的政府及后业的学者视为“民间私斗”而不予重视,加上当时有太平军、洪兵、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关系国家社稷的事件和战争,这场械斗渐渐隐到后台,成为了被当时的政治和后来的学者所共同忽视的隐伏在背景中的骚动。在中国近代史这个热门领域里,这场械斗却成了人们记忆中的死角。 本书利用大量档案、官书和方志等资料,对这场民间战争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和评论。书中还原了当时大部分械斗战场的情况,使我们对于19世纪广东地区频繁发生的民间战争有了新的认识的机会。那些设防的村庄,高高的围墙、土坝、碉堡和半职业化的战士,上百万的死伤之众,流血漂橹的战场,政府武装为解决争斗的应接不暇——这些源于土地或水利争夺、文化与族群差异的战争其实都曾离我们不远。 上编讲述了这场斗祸的远因与近因。由于客家移民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是这场斗祸的主要原因,故本编对客家由来及其与土民的关系进行了仔细分析。**章针对客家的源流、民俗与性格特征等问题作了阐述。我认为,客家移民在长期的防御与逆境中形成了强烈的能动性因子(朝正面方向发展,便是积极的进取精神;朝负面方向发展,就是容易挑起事端)。第二章具体谈到了清初客家自惠潮嘉等地南下至广东中西部地区以后与当地广府系居民(本文一般称为土民)所发生的摩擦与冲突。第三章讲述了广东洪兵起义时官府依仗客勇“讨贼”、客民借机报复土民并引发斗祸之事。 中编对这场斗祸的基本情形作了勾勒。第四章就斗祸的时间跨度与空间分布作了探讨,澄清了以往记载中的讹误。第五、六、七章对斗祸中的主战场如鹤山、恩平、开平、新宁、高明和阳春等县的情况进行了叙述和分析,将这场斗祸的基本情况展现在人们面前。 下编主要讲述清政府针对这场斗祸所采取的对策与斗祸的基本平息。第八章对清廷在应对这场斗祸时所遭遇到的困难作了分析。第九章首先回顾了清朝对付械斗的法律,接着谈到地方官员与皇帝对斗祸的初步反应以及采取的对策。第十章讲述了当局基本解决这场斗祸的情形,同时谈到了这场斗祸的后遗症,尤其是光绪初年发生于海南儋州的土客械斗。 该项研究不仅讲述了一件被人们遗忘的历史事件,而且由于涉及到近现代客家分布的由来,所以本文对历史学、客家学的研究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