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 |
| 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00-10-01 |
特色:
此外,本书命名为《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原因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新闻研究框架,试图把新闻传播的历程和各种媒介的沿革过程放置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当中加以考察,从宏观的社会视角剖析新闻传播与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的关系。我们试图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即了解了新闻传播的历史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也能有所掌握,而不是简单地局限在行业史的范围内。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将新闻传播学提升为一级学科,下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与此相适应,本书的书名定为《外国新闻传播史》。 本书共计八篇,二十四章。**篇为总论,综述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进程;第二篇至第七篇,分述各洲各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重点介绍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美国、日本、印度、巴西及埃及等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国家,而每个国家,均包括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的创始、发展、现状及趋势;第八篇介绍了关于世界新闻传播新旧秩序的论争。 本书第二篇至第七篇按国别分述,原因有二:(1)于历史来讲,各国的新闻传播业有着各自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变化息息相关。按国别叙述,有利于准确把握各国的政治沿革及经济变化,更重要的是,在这宏观的历史背景下,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才有可能得以准确的反映。因此我们说,按国别构架世界新闻史,有利于真实客观地纪录历史,并防止人为地割裂历史。(2)于读者来讲,新闻传播史基本上由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媒体及新闻制度等构成。一个重要的新闻媒体往往有着较长的历史沿革,有较多的历史变迁,并有可能贯穿该国新闻业发展的几个阶段,集中在一章(一个国家)进行叙述,能达到叙述完整、清晰的目的,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媒体发展史如此,新闻制度史等亦然。 当然,各国的新闻传播业也存在着许多共同点,有着类似的发展规律,比如说,英、法、美三国的近代报业都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政党报纸时期、廉价报纸时期三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有着类似的表现形态。如果仅仅按国家逐个地写,在同一时期不作横向的比较,不作相对理论化的概括,那将难于勾勒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宏观发展轨迹,也不利于读者了解外国新闻传播业的全貌。正因为如此,本书在总论部分按照世界新闻传播业的总体发展规律,在各国之间进行分析、比较及综合,分五大媒体进行一贯到底的叙述。 此外,本书命名为《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原因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新闻研究框架,试图把新闻传播的历程和各种媒介的沿革过程放置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当中加以考察,从宏观的社会视角剖析新闻传播与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的关系。我们试图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即了解了新闻传播的历史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也能有所掌握,而不是简单地局限在行业史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