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1.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新成立了东方广播电台、东方电视台和上海有线电视台,形成五个台友好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1987年,上海广电局曾实行五台三中心的体制,机构作了较大的变动,但实际上当时的五台还只是一个大的部门,没有人、财、物的自主权,机制并没有真正转换,竞争也受到很大制约,因此,这种改革还是初步的、不彻底的。1992年6月上旬,局领导审时度势,抓住上海及浦东加快改革步伐的有利时机,决定从两个老台中各产生出一个新台,使之变为独立法人,实行更灵活的竞争,并在全局范围内公开招聘台长,以改革的实际成果推进改革。全局计有25人应聘竞选台长,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下半年,经广电部和市委宣传部批准,在浦东新区注册,成立了两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电视台。这两个台实行全新的体制、全新的机制、全新的节目内容和全新的技术装备。同年12月28日,上海有线电视台正式成立。实践证明,这一改革思路是对的,几个新台的开播受到各级领导、新闻界同行和广大受众的欢迎,同时,全局也涌现了竞争的新态势。上海电台、上海电视台试行企业化管理,改革组织人事和内部分配制度。上海电台以“新系列、新节目、新格局”为目标,探索广播体制和节目的改革。竞争的初步成果,使节目更加丰富多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明显的提高。以新闻节目为例,原先上海电台《早新闻》收听率一般在30%以上。据东方电台开播后的一次调查,老台《早新闻》收听率为22.1%,《东方新闻》为20.5%。二者相加超过40%,说明听广播新闻的人多了,听众选择的机会增加了。电视也同样如此,据东视开播两个月后的调查,收看两家电视新闻合起来的人次要比原先只有一个台时增加一倍以上。 接下来的剪辑,真有点像瞎子摸夜路,既要考虑内容,又要琢磨语句表达完整要控制篇幅。只得听一段,剪一段,有时一句话要接好几个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剪辑,成品终于好了。现在大家听到的是我们根据领导的意见,选择其中的五件事情。尽管剪辑还不尽如人意,但播出以后,各方面的反映是好的。有的听众来信说,这种形式新颖别致,记者用亲身感受汇报国庆一天见闻,使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也坐在记者中间拉家常,亲切而又逼真。另一位听众说,几件真人真事可亲可信,汇报夹叙夹议,新人新事新思想得到开掘。还有的说,记者汇报会有叙述发生在电车上让座的情景、有卢湾区人事局为解决夫妇分居两地困难的报道、有服装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