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在伦敦的小教室里,在西班牙圣地亚哥的朝圣之路上,在波伦亚古史的流动中,在芝加哥的“资本主义世界观”中,在撒哈拉沙漠上…… 游思的脚步,行走在跨文化对话的道路上,踩出的足音,是漫游人的话语。
“无处非中”,出自艾儒略《职方外纪》。较完整的句子,已引在这册书正文的前面。它的意思,现已是一个地理常识,那就是,地球既是圆的,世界上便没有一个地方不能被定义为中心。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来引古代在华欧人的书,不免显得过时。可是,对今天的我们,这四个字却还没有失去其重要性。对我来说,“无处非中”隐约道出了社会人类学家长期以来致力于阐述的那一简朴的道理;如果我们自以为拥有天底下惟一“合情合理”的文化,那就可能失去理解我们自己的机会,甚至可能失去我们的邻人。承认他人的世界是中心,并苦读这一中心,才能善待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