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族--袁世凯

作者侯宜杰 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暂无

特色:
袁世凯,生于河南项城袁寨,字慰庭(又作慰廷,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幼时过继给叔父。袁世凯从小过的是寄生安逸的生活,任性而为,上学后仍顽劣如故,对读书毫无兴趣,却养成了纨绔子弟的习性。不过他对拳术比较热衷,练出了颇精的骑术,以致后来弃文习武。在两次应考均不中的情况下,投靠淮军统领吴长庆。1882年随吴长庆赴朝鲜平定内乱,后奉命驻扎。1884年又在平定朝鲜“甲申政变”中立下汗马功劳,深受李鸿章赏识。1885年任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中日甲午战争前请调回国。1895年,奉命到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1897年升直隶按察使,仍专管练兵事宜。1900年镇压义和团。1901年袁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7年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1909年开缺回河南。1911年起用袁为湖广总督,又升任钦差大臣。1912年清亡,南京参议院选袁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指使人刺杀宋教仁。1914年解散国会。1916年1月称帝,改用洪宪纪元。1916年3月被迫撤消帝制。6月6日在全国讨伐的声中病死。

袁世凯一生争议很多,他先后背叛了维新党人、满清朝廷与民国政府。他站在历史的机会点上,手握重权,原可以做一个开国立勋的英雄,可惜为己谋甚,而未为国谋。   尽管史家对袁世凯的评价不高,兴致不大,但不能否认在清末民初的这一段历史场景中,他都是站在舞台的中心,我们不得不去注意他。其实袁氏在山东与直隶的清廷大臣任内,都是非常开明的官僚,屡有建树。晚清立宪运动中,他亦扮演推手的角色。中国近代史学家张玉法院士认为,他*大的可议之处,是对新时代缺乏远见,未能对新建的中华民国立下开国的宏规。   本书讲述了袁世凯的一身事迹。其中内容包括:由贫至富、世凯出继、家族解体、叔侄异同等内容。 本书以袁世凯为主线,简要地叙述两个世纪中袁氏家族六代群体的演变,将人、家、国三者融为一体,以期反映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社会风貌等方面。河南项城袁氏家族与清末民初的国家命运密切相关,主要是因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袁世凯。 袁氏家族有文献可考的历史,始自袁世凯的曾祖袁耀东。袁氏世代为儒,走的是一般贫儒致力于举业的道路,孜孜不倦追求的是一举成名,家境相当艰窘,以耕读为业。直至道光、咸丰上间,袁家由清贫一跃而成为本县的首富巨室。至清末袁世凯弃文从武,走上了一条与先人不同的道路,但却使袁氏家族显赫一时。袁世凯官至直隶总督、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民国时当上总统,妄自称帝,显赫远远超过其两代先人。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