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苏雪林在七八岁以前,成天和几个年龄差不多大小的叔父、哥弟们混在一起淘气、玩耍,他们漫游于野外,钓鱼、捕蝉、捉雀儿、掏蟋蟀。在疯玩中,有一次她的右手食指被碎玻璃刺破。当时并没在意,流了些血,又用破布包扎起来,可是不久化脓,总不封口,直闹了好几个月,才痊愈。男孩子们玩的,女孩子也混迹其问,苏家子弟叔侄们,有时又操起木制或竹制的大刀、长矛、弓箭比试、厮杀。童年的苏雪林会做弓箭,她用毛竹做弓,用细竹枝做箭,做好以后一试,非常好使,诸叔兄弟都找她来替做。她也乐得给他们帮忙,有时他们为感谢她,便把玩厌了的泥鸡狗之类的玩具送给她,让她欢喜得不得了。苏雪林对弓箭玩得好,射得也准。她似乎天生有瞄准射击的本领,从小即显露了这一点,而且终生保持不变。她小时,气枪刚刚流行,她们家也有了一支,于是大家轮流着学打枪,苏雪林的枪法尤其高超。在苏雪林的记忆里,有一回她祖父在花厅中问案,她提着小气枪跑过厅外,有几个卫兵对着这个小姑娘笑。苏雪林为显示自己的枪法,便立定对着数丈外的柱子瞄准,砰地一声,打中柱子,几位卫兵对她的枪法赞不绝口。——成年以后,抗战时期苏雪林避难于四川乐山,一次在公园里遇见气枪赌彩,苏雪林童心不泯,一连三枪,枪枪中彩。还有一次,是她第二次去法国,在巴黎的一家游乐场,试弓箭失败,因弓太强,拉不动。接下来试橡皮枪,竞连中二彩,可见她的射击手段的确不凡。苏雪林是一个极为聪明的女孩儿。还是在儿少时代起,就显露出了她在诗词、绘画方面的天赋和高超的文学与思辨的才能。天才是不能埋没的,这一点在早慧的苏雪林身上尤其显露无遗。在苏雪林的童年时代,女孩子很少有机会上学念书。在苏家,由于祖父是一县之长,一大家族人几世同堂,苏雪林童年的伙伴中,不仅有她的兄弟姐妹,也有和她年龄相差无几的叔叔。苏雪林的兄弟以及叔叔,都请了私塾先生在家设馆上课,这样像苏雪林以及她的姐姐等一般女孩儿,也可以在塾里听课。但是她的祖母认为养女孩子是赔钱货,让她们念书更是不划算的赔本买卖,所以,千方百计阻拦女孩子念书。苏雪林的大姐以及她的妹妹,三个女孩子本来没有上学的份儿,可是她二叔已经受到了新潮的陶冶,有一天对祖母说,女孩子也应该念点书,识几个字,不然将来持家记账也难。祖母自己不识字,却信佛,一心想念《心经》、《大悲咒》之类的佛经书,却苦于没人教。她想,若让孙女们念了书,便可以教她念佛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