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教育名著丛书--幼儿的发展和教育

作者暂无
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9-01

特色:

如此这般,幼儿便会根据别人的反应来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是非判断,并以他人的反应作为自己的行为导向,在此过程中,慢慢地形成带有个性特征的自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印象。他人,就是反映自己的一面镜子。2.身边环境的影响*近,人们对以前被称为“单纯模仿”的行为有了新的思考,我感到模仿这一行为本身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样的模仿,也被称为同一化,或观察学习。美国的班杜拉等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给幼儿们看两部小电影。主人公是同一个人,但发生的故事却有小小的不同。一个是讲述粗暴,并有攻击性行为的男孩获得成功的故事。例如,对方是如何对待他的,他就采取同样的行为进行反击,于是他得到了表扬。还有一个故事是,一样是那个粗暴,并有攻击性行为的男孩,他的攻击性行为受到了处罚。这两个故事分别给两组不同的幼儿观看。结果,看**个故事的那组幼儿跟电影主人公一样的攻击性行为有所增加,而观看第二个故事的这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所减少。把和自己同年龄的孩子作为榜样时,尚有这么大的影响,更何况把父母或身边的大人作为榜样时,那影响就会更人。当孩子看到自己所亲近的大人在干了什么事后,受到了表扬,他们就会像自己受到了表扬一样那么高兴;反之,如果那个大人的行为遭到别人的拒绝或受到处罚时,孩子就会感到厌恶或恐惧。也就是说,孩子在看到大人的行为后,自己的行为也会间接地被强化或削弱。孩子的行为由此被组织化,父母的或榜样的行为模式就这样被孩子所吸收。这样的过程,按弗洛伊德的说法是“同一化”,而*近流行的说法叫做“观察学习”。这个过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父母或大人有意识地去教导孩子,并希望他能做到,不过有时孩子可能不接受,甚至去做完全相反的事。幼儿园的孩子去模仿王运动员①,也是一种观察学习。把孩子的观察学习的范围再扩大一点看,对孩子们来说,父母的行为自不用说,别的成人或孩子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因而,通过这些影响,孩子们会定出自己肯定的行为标准或否定的行为标准,并逐渐形成自我印象。那么,孩子的自我印象的形成到什么时候才完成呢?迄今为止,还没确切的资料能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这可能是个渐进过程,一般来说,早说是三四岁,一般的为五六岁左有,孩子就会形成一个较为明晰的自我印象。那么,孩子的自我印象的形成到什么时候才完成呢?迄今为止,还没确切的资料能回答这个 ……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