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亚梅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CIP号:2018042178
书号:978-7-208-15036-2
出版地:上海
出版时间:2018
定价:¥48
政府偏好是制度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和其他有关的政治学与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作者试图解释和解决的问题是,政府偏好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到底处于何种地位,扮演着何种角色。通过对收容遣送政策的“渊源—制度化—变异—废止—后续创新”的变迁逻辑进行系统的考察。作者发现,在中国的制度变迁案例中,政府偏好的结构和选择,是理解有关制度变迁的一个核心变量或关键因素。为了理解政府偏好的形成及其变化对制度变迁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具有相当解释力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由四个维度所构成,即以国家为中心、偏好伪装、分权化、路径依赖。这四个维度,既很好地解释了特定时期政府偏好的形成、性质及其相应的结构,也很好地解释了这种性质的政府偏好在多大程度上并以何种方式影响了制度的变化。通过分析,作者发现,虽然引发和促进制度与政策变迁的因素是复杂的,但对于像收容遣送政策这样在很长时期里保持着某种稳定性的制度变迁的分析,肯定存在着某种关键性的因素或力量在主导着这种持续稳定的制度变化,这个主导力量是政府偏好及其本身的变化。由于政府偏好是一个经济学、政治学甚至法学的重要概念,加上作者对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里所面临的现代化、国家建设、治理等方面的任务及其困境进行了详细的历史学方法论上的叙述,使得本书的研究体现出了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特色或优点,也为分析中国的制度变迁提供了某种恰当的和有益的解释框架。分析和检验政府偏好及其变化对于制度变迁的意义,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国家治理的特定逻辑,有助于在实践中如何界定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提供相应的方法论上的指导,也为更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不同社会的制度变迁以及中国制度发展的实践,开启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