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清迈的清凉世界清迈在泰国的地位相当西安之于中国。这个只有17万人口的古城是泰国的第二大城市,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在1296年成为占代兰那泰王国的首都,离南边的曼谷700多公里,靠近中国的云南,是名副其实的边城,7个世纪以来一直偏居一隅,自给自足。直到1932年*后一位国王辞世才归顺泰国中央政府。 如果说有200年历史的曼谷是一个漂亮热闹的万花筒,清迈则是盛开在泰北高原的一朵清丽的玫瑰。作为泰国版图上的**个独立王朝,当地人自称“兰那”,意即“百万稻田”,当年的富庶可见一斑。有趣的是,中国古时称这里为“八百媳妇国”,大概是这里盛产美女的缘故吧。半个多世纪以前,进入清迈的交通非常不便,只能沿着河道乘船,或骑大象,耗费数周时问穿越布满丛林的山峦。自然的隔离并未使清迈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塞之地,反而是上天的一种恩赐,让清迈历经岁月的风雨依然保留了浓郁幽雅的古风占韵。兰那泰历代国王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大兴土木建造寺庙,力求至臻至美,于是这个只有曼谷1/7面积的古城分布着300多座寺庙,因此清迈有了别称:庙宇之城。那些寺庙密集地散布在街头巷尾,在你举手投足间闯进你的眼帘。那些高高矮矮的屋檐、苔痕斑驳的雕梁画栋,总能在**时间引起你的遐思,让你在亦步亦趋问探个究竟。晨钟暮鼓使人忘记尘世的喧嚣,沉静下来,进入佛教里的清凉世界。清迈古城四四方方,一条河流绕着古城墙汩汩流淌;城内大大小小的寺庙或金碧辉煌,或苍老凋败,诉说不同时代的沧桑或辉煌。城内随处可见的城墙,深不可测的壕沟,向游人诉说治乱和乱世的沉重记忆。庙宇内、民居庭院的杜鹃,艳艳地绽放,点缀在各个角落,独自妖娆。杜鹃旁边的水缸里开着小小的睡莲,好看而寂寞。海拔300多米的清迈对于海拔只有3米的曼谷来说已经是很高很高的高原了,它的清爽宜人是闷热潮湿的曼谷所不能想象的,这样优越的气候条件得益于它坐落在一个很大的坝子中央。坝子名叫湄南坪,长达560公里,加上滨河顺着山谷绕城而过,河岸是苍松翠竹,田园阡陌,玉米顺着山坡爬上山顶,随风摇曳,像晾晒的绿绸。曼谷人很是向往清迈的清凉世界,认为清迈是泰国的“香格里拉”,在炎热的夏季到来时便蜂拥而至,消暑度假。清迈是泰国北部的中心,泰国火车的*北端到此为止。清迈的地理优势显而易见,迈迈步,就可以到毒品心脏地带清莱、金三角,或者到山地部落夜丰颂、楠谷探险,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