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肉-我从股市绞肉机中死里逃生

作者凯斯勒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1-01

特色:
1985年,26岁的贝尔软件工程师安迪·凯斯勒成为潘恩·韦伯投资公司的投资分析师。在此之前,他对华尔街一无所知。而在此之后,他不但成为业内排名第二的金牌投资分析师,更进入摩根士丹利,成为科技股分析的灵魂人物。当他的老同事、老朋友在2001年的华尔街腐败风暴中纷纷落马之时,凯斯勒却早已神奇地全身而退,成为华尔街*成功的基金经理。回顾自己担任投资分析师的20年生涯,安迪·凯斯勒将读者带入一个光怪陆离的华尔街世界。在这里,读者不仅能领略到华尔街的稀奇古怪、百态尽出,更能一窥奎特隆、格鲁伯曼、米克等华尔街传奇人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更重要的是,安迪·凯斯勒结合轰动一时的斯皮泽调查事件,对华尔街20年来的变化和目前存在的体制问题做出了入木三分的观察和分析,使读者能穿透华尔街炫目的利益光影,对这套金融机制有更透彻的了解。...

我拨打广告上刊登的电话号码。“你好,这里是研究部。”电话那头一位女性回答。“啊?研究部?”我迟疑了一下,但立刻礼貌地说,“可否麻烦帮我转接罗伯特·康奈尔(Robert cornell)?”“他今天不在办公室,要替你留话吗?”“麻烦请他回电安迪·凯斯勒,就是这个电话号码。不好意思,顺便请问一下,这里是哪家公司的研究部?”“潘恩·韦伯。”对方答道。我早先看到了潘恩·韦伯的广告,但对这家公司一无所知。当时是1985年,我26岁,并不是很急着想要这份工作。康奈尔第二天早上回我电话,他在电话里的声音奇特而深沉,他盘问了我的资历背景,问我何时能面谈。我正打算从位于新泽西州的住处前往纽约曼哈顿一家专门为程序设计师和科技界人才介绍短期工作机会的猎头公司,因此告诉康奈尔可在午餐时间和他碰面。我决定穿上自己*好的衣服:褐紫红衬衫,海军蓝羊毛质地的领带,哈格牌(Haggar)双织宽松长裤,不穿外套,这是*早的“科技怪客时尚”,大约从1985年左右开始流行。我在五十一街和第六大道交叉路口遇见一位以前的同事,他问我上哪儿。“穿成这样去潘恩·韦伯面试?”他用那种“你怎么穿成一副蹩脚蠢货的样子”的神情上下打量我。好吧,我是蹩脚蠢货。我开始为自己穿得过分寒酸而感到有些不自在。走进美洲大道1285号,搭乘电梯上9楼,走向接待员。我身后有扇微开的门,我很快瞥了一眼,里头满是相互喊叫或对着电话高声喊叫的人,这真是个奇怪的地方。接待区摆设的是我这辈子见过的*糟糕的艺术品,丑陋的现代画看起来像是三岁小孩的作品。“嗨,我是罗伯特·康奈尔。”他身材出奇的矮小,声音和电话里听起来一样深沉,他一边和我握手,一边用双眼从头到脚、再从脚到头地慢慢把我审视了一番,(我有没有提到我脚上穿的是脏脏的咖啡色“富乐绅”牌软皮休闲鞋?)他脸上露出奇怪的笑容,事后我才知道那笑容中隐含的意思是:瞧瞧此人的穿着与相貌。我想,他就是我要找的人啦!“请进,让我介绍几位将和我们一起共进午餐的人给你认识。史密斯、格鲁伯曼,我们走吧!”有点胖、穿着体面、头发稀疏的家伙首先露脸,用英国腔和我们打招呼,康奈尔介绍道:“这位是史蒂夫·史密斯,他可是华尔街电脑产业分析师的**把交椅。” 第二位来到的家伙穿着三件头西装,乌黑发亮的头发向后梳,留着非常突兀、看起来阴险凶恶的胡子,用浓厚的费城腔和我们打招呼:“嗨!”听起来几乎 ……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