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通过大量原始史料系统考察了清末白话文运动的理论自觉、主要阵地、民间力量及官方资源,着重从启蒙救亡思潮、语文改革思潮、白话文学思潮等层面,以及清末白话书写的语言特征及其流变、清末报刊白话文作家之代表等视角,多角度地复原了清末白话文运动的历史形态,并由此窥测中国语言形态和文学观念发生的深刻变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中国文学文体形态的古今演变。本著立足原始文献史料对清末白话文运动作出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考察,是迄今在该领域展开的最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其成果对于清末白话文运动研究、中国近现代语言与文学变革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和社会运动史研究等领域,均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成果可作为大学中文系、新闻系、历史系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亦可作为治中国近现代文学、语言学、新闻史、政治和社会运动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