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因着张爱玲,世人又重提胡兰成。其实这个男人的才气并不让于张才女,因时因势沉默至今。《今生今世》终在大陆正式出版,一个男人,用他清艳婉转的笔触,缓缓回忆自己漫长的一生,从故乡的记忆开始,那是一个桃花烂漫的江南小镇,有青青陌上桑,有热闹的戏文,有过年时节的繁花似锦,有旧时婚嫁的绵绵情意,然而一旦离开,终其一生,游子再未返乡,"我不但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月亦是荡子。"相遇《民国女子》张爱玲,也只是生命中一段并非刻骨铭心的插曲,而于那个女子,却以为找到了今生今世唯一怜己惜己的知己,终知不过一场误会之后,荡子飘向了更遥远的异域。后半生的动荡,时势所逼,时人更多知道的胡兰成总是与"汉奸"二字脱不开联系,其实说到底,这也不过只是个彻彻底底的文人而已。
《今生今世》文笔轻灵圆润,用字遣词别具韵味,形容词下得尤为脱俗。胡兰成于中国文字,锻炼极见功夫,句法开阖吞吐,转折回旋,都轻松自如游刃有余,一点不费力气,“清嘉”而又“婉媚”。--余光中 胡兰成的文采甜腻妩媚,所思所见,确有别于”感时忧国“的文学正统。他的抒情史观,其实上溯周作人、废名、沈从文一脉,不应小觑。--王德成 他的不守节,在私人生活上也暴露无遗。《今生今世》的胡兰成,是中国文学中难得一见的唐璜式人物。他对女性,情虽不伪,却也不专。他要的是”此时语笑得人意,此时歌舞动人情“,而他的情意会随其行踪的转移而改变,焉能系于一身!他自认为是一位”永结无情契“的高人,旁人看来,到底只是个朝秦暮楚的荡子。我现在谈他的《今生今世》,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其人可废,其文却不可因人而废......在张爱玲凄凉辞世引起的热闹中,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又一再被谈及。这本书,当年有人向余光中推荐,说是”慧美双修“去年贾平凹读罢,也着实称赞了一回。卜少夫不久有对胡氏文章的看法,他认为”都说张爱玲才气高,其实胡兰成才气更高“。我读完后,也差不多同意了胡兰成给中国散文别开生面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