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养老制度演变

《中国农村养老制度演变》

作者: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CIP号:2019193196

书号:978-7-5300-0468-5

出版地:北京

出版时间:2019.12

定价:¥28.0


简介

著作分为五个阶段论述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演变历程,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1949-1978),这时期分为两个小阶段,一个是土地改革时期农村养老保险(1949-1956),传统家庭养老保险占据主导地位,农民依靠土地获得生活来源,依靠家庭血缘关系,子女、配偶及亲朋邻里来给予家庭养老保障,有时国家给予救济;二是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养老保险(1956-1978),农业合作化使土地在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的前提下,建立了依靠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针对老弱病残孤等社员进行养老保障,这时期家庭养老主导作用被削弱,五保供养制度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文革期间五保供养资金筹集难。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1978-199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土地包产到户,农村养老又回归到家庭养老占主导地位,五保供养资金筹集难;第三个阶段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时期(1992-2002),1991年提出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强调农村养老保险金“坚持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自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在全国推行,称为“老农保”,但是农村养老基金筹集难,财政缺口大,发展几年停滞下来,国家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农村养老保险。五保供养制度法规正式建立,供养标准提高,乡镇统筹成为五保供养经费筹集的较好形式;第四个阶段是新农保制度的建立(2002-2013),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养老金制度,加快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第五阶段是十八以来(2013-),推进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建设,农村养老保险水平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补齐农村养老保险的短板。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