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任何资源都有主权或是产权。对主权和产权自我逻辑的合理解释前提是边界。不清晰的边界会让责任变得模糊,眼界变得混浊。爱因斯坦曾经向他儿子解释为什么是他发现了相对论。他举例说,一只甲虫在篮球上爬,它看到的世界是扁平的,所以它以为它是在征服世界。但是一只蜜蜂一下就可以看出篮球是圆的,因为它飞在高空,视线是立体的。他就用这种立体的视觉发现了相对论。 采用立体视觉来察看人生的内涵,发掘自身的责任,是我们获得成长、成功和成绩的基础,是具备为社会、为未来尽职尽力良好品质的关键。历史以它静静地存在,默默地陈述着关于边界的代际传承。对此,我们该怎样用“立体视觉”进行有效的发现并尽可能负责任地加以尊重呢? 假如人类的“眼泪”真的只剩下*后一滴,那只能证明人类的耻辱,证明人类的罪恶。地球广袤丰厚的资源足以养育繁衍人类世代文明,对资源有分寸地把握和使用体现的正是人类的现代文明价值观。 以国土疆界作为主权边界,是人类先辈留传下来的政治原则和文化信仰。无论你的财富、权力多么巨大,边界从责任和道义方面既卫护本土主权不可撼动的骄傲,又限制了权力的盲目滥用和对财富的掠夺行为,从而使人类社会在一种相互共存的规范和秩序中保持着积极的进展。 自然,先辈无法对留给后人的资源明确产权界定。而人类代代繁衍的过程,不论产生多大变化,其实是物质资源的转换,也就是说,按照“物质不灭”定律,今天我们赖以生存、喜爱、享受的任何基础和条件,均是以消耗一定的资源成本为代价的。而被消耗的许多资源,如煤、油等又是不可再生的;即使那些可再处理或再生资源,如水、树木等恢复原生态的过程,又需要充足的时间成本和技术成本。 很明显,假如用“边界原则”划分每代人应该享有的“资源主权”,财富增长将会有所节制,权力运用将能更为合理,文明价值将能得到递进传承,历史将会变得更为有序。令人遗憾的是,“资源主权”的缺失和“边界原则”的模糊,使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社会繁荣和经济增长,从资源被过度占用消耗的角度看,却异化成粗暴侵占人类后代主权和不负责任的掠夺,与现存被信奉的道德准则完全相悖。 一个不发展或慢发展的社会所产生的问题要少得多。社会阶段性的改革发展力度越大,由此带来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越多,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倍数效应”。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的出现自然不必惊慌。但是,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手段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速度推进需求,社会就会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而任何人为制造的困难都可以通过人和制度的制约加以减缓或克服。在我们的社会继续着发展的繁荣、以及据此带给我们日新月异生活享受的今天,古道就像那个飞离篮球的蜜蜂,站在子孙后代的主权之上,以超越局部的思维方式,向现代人发出尊重资源主权边界的警示和呼唤,这是让人觉得沉重和感动的话题。假如我们希望远离耻辱,假如我们希望永远不会出现*后一滴眼泪,假如我们希望被后人称作有社会责任感,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现在起,用不同的方式作出某种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