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马飞海,黄朝治,张继凤 编著 |
| 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03-12-01 |
特色:
本卷内容包括中华民族民国自1912年月对1949年9月的中国商业银行纸币,中外合辦银行纸币,外资银行在中国发行的纸币,日本侵华时期的军用票和傀儡政权银行纸币,英佔香港、葡佔澳门、日佔台湾时代的纸币,以及民国时期中国地方行政机构及经营性部分发行的纸币和其他纸币。国家银行、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和军政机构等发行的军用票,另见《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第九卷。 “总论”是就这一历史时期发行的各种纸币的发展过程、历史背景、特点、作用等,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作总的论述。 “专论”是就这一历史时期货币的一些重要方面或总是,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介绍和分析研究。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各抒不同的创见。“专论”按内容性质来排列次序。 本卷“图录”共收纸币1,936种。图版按中国商业银行纸币、中外合辦银行纸币、外资银行在中国发行的纸币、民国时期中国地方行政机构及经营部门发行的纸币以及附录所列纸币的次序排列。 图版按纸币原尺寸彩色印制。图版下的说明,内容依次是编号、收藏者或者提供者、等级。 纸币等级按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学术上的价值、稀见的程度、经历年代的长短、传统的和目前社会评价等方面的情况划分为五级,以四星级为*高,依次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和无星级,供研究参考。民国时期中国地方行政机构及经营性部门发行的纸币和部份的纸币不標星级。 “资料”包括大事记和各种纸币的概况表。 “索引”以本卷涉及的纸币为主要词目,采用笔划查检法。按词目**个字的笔划简繁为序,**个字相同的,依次以后一个字的笔划为序。词目起首的单字笔划相同的,以起笔的笔形横、竖、撇、捺,折为序。 本卷使用的纸币名称,均有实物上所写的名称为准。 本卷纪年兼用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民国纪年用中文数字表示。如公元1937年7月7日为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