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离开中国万里之遥泰晤士河畔的伊顿公学(Eton)是世界上*著名的私立中学之一,于1440年由英皇亨利六世创办,有着“绅士摇篮”的美称。英国有17位首相、36位获得过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高荣誉的英勇奖章)的达官贵人,都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很多中国人知道伊顿,是因为查尔斯王子、威廉和哈利两位小王子先后就读于此校的缘故。13岁的时候,我迈进了这所著名的学校,成为其中的一员。 我曾经看过一些国内媒体的报道,说胡润进伊顿是因为祖先曾经是贵族。这个说法错得有点“离谱”了,哈哈,是离了家谱的“离谱”。特此更正一下,我的父母其实都是普通的英国人,所以想进伊顿这样的名校确实存在一些困难。为此,在11岁的时候,我就被送到一所英国学校去学习,准备在13岁时的入学考试。我幸运地考进了伊顿。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时伊顿公学一共有13至18岁五个年级,每年级有250人,学校因此有着1250名学生。我在当年的考生中排名前20名,这个成绩是蛮不错的。 当然,以伊顿公学的优良传统和良好学风,同学中确实有许多人出自贵族家庭。不过,在我看来,身边并非举目皆纨绔,他们的脑袋都非常聪明,谁敢说那“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未来不会成为英国的首相呢! 在伊顿的时光令人难忘,学校给我提供了培养运动和各方面兴趣的机会。我喜欢的运动包括打壁球、划船、滑雪等等,后来还爱上了潜水、徒步。这些非常活动不仅让我的体魄更加强健,也帮助我去了不少地方,让我大开眼界。18岁的时候,我随学校的壁球队出征比赛,去了非洲的肯尼亚、津巴布韦。如果不是因为比赛,这些地方我恐怕这一生都不一定有机会去,可现在居然有两周时间可以尽情饱览那里的风光,了解那里的民情,实在是太幸运了。当然,不能忘了比赛,那次我们为学校捧回了一座奖杯。 话说1988年,那年我18岁。5月的一天,很偶然地发现学校的公告栏里张贴了一张告示,说是提供一个去日本留学一年的名额。要知道6月份就是学期结束的时候了,我正筹划着应该如何上路去旅游。对于一个18岁的年轻人来说,有什么比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去逛逛更令人兴奋的,何况还是免费的,当然二话不说就报名了。 没想到,申请者居然只有光棍一条,这可太出乎意外了(第二年,就有10个人申清)。要知道,对方学校开出的条件相当优厚——不仅提供一年的学费、生活费,还有来回的头等舱机票。我一得到这个机会,立刻把头等舱改签成了经济舱。呵呵,发财了。 攥着自己挣来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