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中文经典100句

作者文心工作室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01

特色:

名句的诞生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1林修2竹;又有清流激湍3,映带4左右,引以为流觞5曲水,列坐6其次7。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8,亦足以畅叙幽情。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完全读懂名句 1 茂:茂密。 2 修:修长、高。 3 湍:指水势很急。 4 映带:辉映环绕。 5 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6 列坐:排列就坐。 7 其次:在(曲水的)旁边。 8 咏:吟诗作赋。 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脉和丘陵,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子的四周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清幽的情怀。 文章背景小常识 王羲之(公元三二一一三七九年,或公元:O三~三六一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写得一手好字,可说是中国*伟大的书法家,后人尊称为“书圣”。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他的父亲、伯父、堂兄弟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而他一生中*好的作品,则首推《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的写成缘起于东晋社会承自古代的一种风俗。东晋时,每逢阴历的三月三日,人们便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禊”。生活在东晋的王羲之自然也遵从了这个风俗,在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以及王、谢子弟等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饮酒赋诗,各抒胸怀。事后这些即兴诗作编为《兰亭集》,王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写下了这篇传诵古今的《兰亭集序》。 这篇序中不仅记录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集会的盛况和乐趣,更抒发了王羲之自己对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全文虽有骈句,但却一点也不显拘谨及呆板。 《兰亭集序》顾名思义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的,只是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者则叫“跋”。序的主要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但就《兰亭集序》内容和形式而言,它又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序。而可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自然的优美散文。 名句的故事 传说当年王羲之与朋友在兰亭聚会时,四十二位名士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