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营销实战原理:银行营销实战宝典.1

作者赖丹声 编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9-01

特色:

对短缺的预言导致了西德尼·莱维和菲利普·科特勒在1971年提出了“ 低营销”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在某种环境中,营销经理必须掌握如何有选 择地或者全面地减少需求水平的技能,就像他擅长扩大需求一样,他们阐述 了如何把不同的营销组合工具用于降低市场需求。 1972年,阿尔·里斯和杰克·特鲁特在《广告时代》杂志上发表了论文 ,提出“定位”这一重要概念。他们认为,即使公司没有在广告中为产品定 过位,这些产品在顾客头脑中也是有一定的位置的。里斯和特鲁特阐述了公 司应如何运用定位去创立产品在顾客头脑中的特定形象以及帮助企业寻求产 品在市场中的缝隙地带。 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经济冲击导致了“战略计划”这一概念。波士顿咨 询公司说服公司不要对其所有的业务一视同仁,而应该根据各种业务的市场 份额成长的情况,决定哪些业务必须建立,哪些应该保留,或者收获,或者 淘汰,这就是所谓的“业务经营组合法”。对营销者而言,营销并不仅仅意 味着增加销售额。从这一思想中产生了“战略营销”这个概念。它和“战术 性营销”的界限现在日趋明朗化。事实上,通用汽车公司已经按这两个概念 分设了不同的营销部门,我们也已经看到了新的主要论述战略营销的教科书 和专著。 20世纪70年代,人们日益感觉到企业应该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于是便 出现了“社会营销”的概念。同时也出现了另外一些术语,包括“人道营销 ”和“社会责任营销”等。这些概念要求企业在决策时,不仅应该考虑消费 者需要和公司目标,还应考虑消费者和社会的长期利益。 当代一些社会问题,如保护消费者权益主义和环境保护主义等促使营销 学家将其注意力又一次转向营销活动的宏观效果。“宏观营销”这一术语便 应运而生。与宏观经济学相似,宏观营销研究提醒我们经常检查营销组合活 动对于消费者的福利和价值的总体影响。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