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力的崛起:理论和证据

作者(瑞士)加纳著,郭丽虹译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01

特色: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在**部分,对中期内美元计算的中国总体消费支出的可能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利用CSFB宏观经济小组对其他经济大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我们也将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下进行了研究。我们还讨论了近年来中国所采取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以及近期政府为抑制经济过热而引起的经济同期问题。然后,我们详细讨论了中国人口发展趋势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以及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变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后,我们对中国和其他主要国家在一些主要产品上的消费支出进行了预测。在第二部分,根据2004年9月中旬对中国八大城市2700人的采访,我们完成了专门的消费者调查并由此得出了结论。这份调查收集了个人和家庭对一系列产品和服务进行消费的数据,以及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态度等一般信息。涉及的产品和服务包括:汽车、饮料、电子产品、食品生产、食品零售、饭店和食品服务、家庭和个人护理、高档商品、电信设备、烟草、运输和旅游。然后我们对全世界主要消费市场所面临的机会及其含义进行了评价。我们认为,那些跨国公司将是中国消费增长的受益者。尽管对其中一些公司来说,中国市场目前只占它们全部收入的很小部分。不过,我们认为相对于其竞争对手,它们正在进行战略转移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如果我们的观点正确的话。

本书是瑞士信贷**波士顿(CSFB)对中国消费力的调查报告。调查认为,强势的经济增长、消费占GDP比重的上升,以及平稳的实际汇率升值,都将导致中国占全球消费支出的比重增长三倍,这对全球的消费产品公司而言是一个销售增长的好机会。调查涉及中国八大城市2700人,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且极具价值的行业数据,具体涉及:汽车、饮料、电子产品、金融服务、食品生产、食品零售、食品服务、家庭和个人护理、高档商品、电信设备、烟草以及运输和旅游等行业。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